|
|
——宁陕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纪实
翠峦叠嶂,林海茫茫。初秋9月,走进秦岭腹地的林业大县——
宁陕县,满目苍翠、生机盎然,一场波澜壮阔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
在这里轰轰烈烈展开。这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惠及广大林农的改
革,成为最活跃的“音符”,奏响了宁陕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乐章。
林业是宁陕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集体林产权不明晰等
因素制约,林地的效益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2007年8月,
该县被列为全省10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经过一年时间的
扎实工作,该县以“均山、均权、均利”的形式,把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由耕地延续到林地,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依法享有林
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使“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
责有其利”,最大程度地发挥林地效益。林改取得明显成效,激活了
林业发展机制,极大地调动起林农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
“生态得保护、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尊重民意 还权于民
宁陕县抓住被列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这个顺应发展规
律、顺乎农民意愿、合乎农村实际的改革机遇,对全县306.2万亩集
体林权进行了改革。改革的范围主要包括集体经营管理的商品林、一
般和重点公益林及规划的宜林地。承包经营者自主额定林业生产,允
许其在保证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报批后抚育更新采伐;允许承包方按
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流转。
那么到底“改不改”、“如何改”,则由群众说了算,放手让群
众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制
定了《宁陕县林改实施方案》;各乡镇充分吃透情况,尊重群众意愿,
因地制宜制定了乡镇林改方案;各村、组根据不同林地类型,将改革
的形式和内容具体到地块,进行认真讨论通过后确定。最后以三级联
审方式统一集中到现场评审、把关林改实施方案。
县上还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纳入了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成
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责任组长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
了14个驻乡镇工作队和98个驻村工作组,各乡镇、村均成立以党委书
记和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落实组,形成了“县上直接指挥,乡镇组织
实施,村组具体操作,农民直接参与,部门搞好服务”和“县、乡、
村三级书记”抓林改的工作机制。驻乡镇工作队坚持吃住在乡镇,深
入到农户、到地块指导林改,现场解决问题。
各村、组按照“一事一议”程序,坚持群众不了解政策不实施,
情况不明的不动手,达不到2/3的不票决,张榜公示有异议的不审批。
各村民小组都推选出了3至5名熟悉情况、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办事
能力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老中青为代表的林改自治小组,因地
制宜制定方案和林权勘界。全县集体林,在稳定自留山、责任山及合
法流转山不变的政策前提下,100%落实了“五权”。
针对山林纠纷这一制约林改推进的“瓶颈”,该县先后发放调查
表3000余份,入户调查“9281三定”以来的各种原始资料,做到了“
林业资源清、林地权属清、林改户数清、历史遗留问题清”。本着“
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互谅互让、注重证据、协调为主”的原则,充
分考虑和保护群众利益,依靠熟悉林地变更过程和纠纷成因的农村老
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百姓,站出来说话,坐下来商量,积
极支持和引导农户自己妥善解决。林改中通过成功调解林权纠纷,解
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丰富乡妥善处理了北沟村与
亚格林场林权纠纷,收回资金8万元。四亩地镇柴家关村采取经济手
段成功平息了一个组原责任山的面积纠纷,严家坪村妥善解决了红岩
山组16户紫阳移民无自留山问题。
由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民心、得民意,到各村林改方案票
决时,村民参会率平均达到98%以上,赞成率达到95%以上。全县14
个乡镇都以家庭或集体承包、分股不分山、拍卖三种形式逐村、逐组、
逐地块落实了产权,做到块块林地都有主人,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得到
了保障。
希望在山 潜力在林
林改前,不少群众认为“山是集体的、林是干部的”,长好长坏
无所谓,对山林没有多少感情;林权明晰后,山还是那些山,可在数
万林农眼中,一片片山林已真正变成了一个个“绿色银行”,群众把
自己山上的树当作“潜力股”、“成长股”、“未到期的定期存款”
来看待,相信这些林木可以带来收获的喜悦,承载起致富的新希望。
“以前是个穷光蛋,一夜有了几十万。”记者在宁陕县采访时,
许多村民都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识。集体林
权制度改革给林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林农吃了定心丸,就都愿
意自觉地参与到护林育林中来,让宁陕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宁陕县筒车湾镇朱家沟村麻羊坝组胡德华把分给自己的林子进行
板栗嫁接,利用农闲组织家里人对自家新嫁接的板栗园进行除草,掰
掉新长的野生绿芽,重新施上家肥。他告诉记者:“这次林改,明晰
了林地的权属,自己成了这160亩林地的主人,对林地更加有感情了,现
在我把这块林地当庄稼来种。”江口镇回族村魏兰花承包山林后说:
“我承包下这片绿油油的松树林,看着都高兴。等我老了,动不了了,
这些树就是我的银行,我随时能拿出来卖成钱。”汤坪镇一位农民说:
“山还是那座山,分给我后,我不仅成了护林员,还要在林下育菇种
药赚钱,今后的日子滋润着呢!”
林地承包经营权到户后,经营者敢于投入、舍得投入,积极采用
林业先进技术,加强管理,并逐步形成规模,推动了山林由粗放型经
营向高效型经营转变。四亩地镇罗家沟村民小组结合本组实际,采取
分股不分山的方式,对集体林进行了确权勘界,20户村民拿到林权证,
罗家沟股份制板栗林场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林权证》发到手头,
林农们的发展信心更加坚定。林场董事长周文兴表示:“集体林权制
度改革圆了股份制林场多年来办板栗加工厂的梦,有了《林权证》就
可以抵押贷款,建加工厂的资金就有了着落。”
这次林改中,宁陕县还大力调整林种树种,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
逐步建立起以“旅游开发”为中心的生态林;以城镇为中心的城市风
景生态林;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主线的特用生态林;以农户房
前屋后为主的经济林,使全县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大环境
生态体系,基于这样一种共识,全县每年组织义务植树造林完成2万亩
以上,而且一年超过一年。
目前,宁陕县的一系列配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服务体系正
在建立。随着这些配套改革服务体系的建立,宁陕的林业生产方式、
经营模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将构建起新型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林
业产业发展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本报记者 苏同敏 本报通讯员 谭海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