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从“穷光蛋”到“几十万”
|
2009-04-30 |
|
“以前是个穷光蛋,一夜有了几十万”。日前,
笔者在陕西省林改试点县宁陕县采访时,当地村民都用这句话来形容
自己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识。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07年
7月在10个试点县开展以来,农民观念发生了改变,干群关系得到了优
化,林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截至
今年7月底,10个试点县已完成集体林地勘界确权2127.21万亩,占总
任务的97.04%;累计调处争议纠纷4298起,调处面积234.94万亩;已
签订承包合同的村组3791个,占参与林改试点村组的95%,签订承包
合同228608份,发放林权证56150本。
山林变成了“银行”。经过林改,农民对山林重新有了认识,思想
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把自己山上的树当作“绿色银行”,当作“潜
力股”、“成长股”,当作“未到期的定期存款”,认为它可以增值,
舍不得随便砍,无形中增强了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和产业发展观念。宁
陕县江口镇回族村魏兰花承包山林后高兴地说:“我承包下这片绿油
油的松树林,看着都高兴。等我老了,动不了,这些树就是我的银行,
我随时能拿出来卖成钱”。汤坪镇一位农民说:“山还是那座山,分
给我后,山不再没有人管。我不仅成了护林员,还要在林下育菇种药
赚钱,今后的日子滋润着呢。”
林业焕发了生机。林地承包经营权到户后,经营者敢于投入,舍
得投入,积极采用林业先进技术,不断加强林业生产管理,并逐步形
成规模,推动了山林由粗放型经营向高效经营转变,推动了林业发展。
铜川市耀州区一位村民承包集体荒山后,因地制宜计划种植新品种核
桃、花椒等经济林木,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绘制了一副发家致富的宏
伟蓝图。西乡县群众通过承包集体林地、竞标购买集体茶园等形式,
涌现出50亩以上的经济林经营大户190户,经济林2000亩以上的专业
村20个,为西乡县实现林果富县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干群密切了关系。在林改工作中,各级广泛宣传《森林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使基层
干部尤其是农民群众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普法教育,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普遍增强了民主和法制意识。农民群众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道
了村里的许多事情行政命令解决不了,村干部说了也不算数,只有村
民大会或农户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才能算数,有力推动了农村民主法制
化进程。
村民说:“以前我们听干部的,现在是干部听我们的。”集体林
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县、乡两级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在林改中经常进村
入户宣传政策,开展培训,研究问题,调解纠纷。一些地方长期以来
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得到了好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