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档案工作走向开放的大胆尝试 |
2009-04-30 |
|
——榆林市档案局积极探索档案工作市场化运作新路
多年来,我省各级档案馆大都是以保管党政机关的行政文书档案
为主,加之多数档案馆成立较早,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和档案设备相对
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馆功能远远不
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档案工作的需求。在人们眼中,档案几乎就成了历
史的代名词,很少受人关注,档案工作者也只是在默默地“守护”着
这些与现代人几乎毫无“瓜葛”的沉重的历史资料,档案工作也因此
长期显得平静而没有波澜。
针对档案工作现状,榆林市档案局从2006年开始积极探索档案工
作市场化运作新路。他们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运用市
场的理念、经济的手段,积极寻求档案工作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
的结合点,以建立改制企业档案,档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
前介入社会重大事项、重要活动,启动民生档案为抓手,不断拓展档
案工作思路,使档案工作跳出了“传统档案”、“就档案搞档案”的
小圈子,逐步实现了由原来的重保管向重开发、重利用的转变,从封
闭到开放,从传统管理到现代化管理的转变。今年,他们被评为全国
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改革开放后,榆林市出现了70多家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沉积的
企业档案达15万卷之多。针对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榆林市档案
局运用市场理念、经济手段,大胆尝试开发新载体新领域的新型档案
工作——企业档案寄存、托管和有效开发利用。目前,他们已对国有
改制和破产的榆林市第一毛纺厂、榆林市服装厂、榆林市针织厂、绥
德卷烟厂等12家改制企业的5万卷档案实行了托管,担负起了这些企
业档案的整理、立卷和归档任务。同时他们还托管了《榆林日报》自
1948年创刊以来的3万卷档案;完成了太平洋保险榆林分公司1.5万卷
档案的寄存业务。这种档案托管和寄存业务的开展,不仅为企事业单
位减轻了行政负担,同时也为档案馆创造了经济效益。
随着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近几年到榆林投资的大型化工企
业越来越多。榆林市档案局根据大型能源化工工业项目多,档案资料
构成复杂的实际,为这些企业的档案开展了“购买服务”。山东兖矿
在神木投资120亿元建立的60万吨甲醇项目基地,大量的项目档案管
理工作对企业来说,不但要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设备、厂房,还要考
虑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保密性,的确是一件“烦心”的事。榆林市档
案局开展“购买服务”后,兖矿与档案局签订了“购买服务”合同,
每年出资将所有档案交档案局进行托管,解决了这一“烦心”事。榆
林市档案局积极寻求合作伙伴,目前已和一批大的企业、公司签订了
档案托管合作意向。
档案是一种社会资源,要让全社会共享,档案事业的社会化进程
更需要社会人共同参与管理。他们在全省成立了首家档案中介机构—
—榆林阳光档案有限公司,参与档案社会化服务工作。今年他们还在
努力培植一批档案中介机构,挂靠档案学会管理,并发动社会力量参
与机关、企业、医疗单位和社会的档案工作。同时,他们还相继开展
了民生档案,鼓励非公有企业建档、创建信用档案、指导支柱产业建
档、监管基本建设档案、健全文化艺术档案、深化社区档案、建立家
庭档案等一系列档案服务工作。
榆林市档案局坚持把档案服务作为档案部门的立档之本,加强了
与外事、经贸、发改委、文化、教育等部门的联系,对市上或中、省
在榆林地区组织的重要活动提前介入,保证档案资料及时收集、整理、
立卷和归档。今年已成功参与了榆林市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暨世界三大
民歌演唱会、白云山论道、李自成行宫修复竣工庆典等重大活动,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报记者 卓九成 齐小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