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会前做足功课,进民家、听民声、察民意—— ■我来自基层 “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放开说!”“我们是来听大家心里话的!”来北京参加两会之前,这句话,常常挂在王明容等四川团全国人大代表和李铀等驻川全国政协委员的嘴边。 进民家、察民意、观民情,这成为他们会前最重要的“功课”,为的是“把老百姓的真心话捎到北京去”。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欢 王小玲 关注[GuanZhu]邻家难事 教育[JiaoYu]资源向农村[NongCun]和贫困地区倾斜 百姓心愿: “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HaiZi]的上学问题[WenTi]。”又到春季开学时,远在广州打工的自贡人李军夫妇每个星期都要给老家打电话了解孩子[HaiZi]的学习情况。 “村里小学的师资不行,教学水平有限,真有点担心孩子[HaiZi]能不能考上好点的中学。”眼看孩子[HaiZi]已经五年级了,李军有些着急,“真希望农村[NongCun]的学校多来些好老师,教学设施也能改善一下。” 代表关注[GuanZhu]: 作为来自农村[NongCun]的全国人大代表,珙县王家镇和平村妇女主任王明容对农村[NongCun]孩子[HaiZi]受教育[JiaoYu]问题[WenTi]一直非常关注[GuanZhu]。在她看来,让孩子[HaiZi]接受良好教育[JiaoYu]是农民家庭发展的希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WenTi]的关键之一。今年两会上,她准备提出大力发展农村[NongCun]教育[JiaoYu]事业的相关建议。 为了摸清农村[NongCun]教育[JiaoYu]发展现状,王明容不仅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相关调研和视察,还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不同方式,收集和倾听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到教育[JiaoYu]主管部门要数据、问情况。 王明容发现,经费和师资是制约农村[NongCun]教育[JiaoYu]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教育[JiaoYu]事业经费主要来自县财政,一些县的教育[JiaoYu]事业费支出占整个财政收入的85%,但教育[JiaoYu]经费仍然严重不足。各级政府在分配各项教育[JiaoYu]事业经费时,通常按“生均经费”来配置,进一步加剧了教育[JiaoYu]资源分配的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WenTi],王明容建议,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学校公用经费配置方式,将资金向农村[NongCun]中小学和贫困地区学校倾斜。她还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农村[NongCun]解决历史遗留的“普九”欠账问题[WenTi]。 如何让农村[NongCun]学校的师资 “进得来、留得住”?王明容呼吁各级政府要想办法提高农村[NongCun]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使教师安心于农村[NongCun]教育[JiaoYu]工作。同时,还应该从教师公招考试制度和职称评定等多方入手,解决农村[NongCun]学校师资问题[WenTi]。 父母心急“入园难” 发展公益性学前教育[JiaoYu]要有硬约束 百姓心愿: 尽管自家孩子[HaiZi]才1岁,但家住成都市的年轻妈妈李怡已经开始联系幼儿园[YouErYuan]了。她早打听过了,平价的公办幼儿园[YouErYuan]非常难进,要想争得一个名额,提前两年联系并不算早。 自家附近倒是有一家民办幼儿园[YouErYuan],可是一年就要二三万的费用。 “现在上幼儿园[YouErYuan]太难了!请帮我们呼吁,国家发展幼儿园[YouErYuan]的政策能不能快点落地?”面对前来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李铀,李怡诚挚地说。 委员关注[GuanZhu]: “入园难”、“入园贵”,这样的话,李铀已不是第一次听到。不过,在关注[GuanZhu]现象的同时,他更关注[GuanZhu]现象的成因。经过一系列对比调查,李铀发现“入园难、入园贵”的直接原因是公办幼儿园[YouErYuan]数量不足。 “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90%的幼儿园[YouErYuan]是公办性质,随着大部分公办幼儿园[YouErYuan]“关、转、改”,现在大部分地方的民办幼儿园[YouErYuan]占了90%以上的份额。于是,为孩子[HaiZi]选择幼儿园[YouErYuan]成为多数家长的一件操心事。” 追根溯源,李铀在提案中建议,大力发展公益性幼儿园[YouErYuan],将提高学前教育[JiaoYu]的公平与质量作为对各级政府的约束性责任。 李铀认为,这种“硬约束”可具体体现为四项指标:一是普及率,即适龄儿童入园率;二是公办幼儿园[YouErYuan]或公益性幼儿园[YouErYuan]入园的比重,到“十二五”末应总体达到50%以上,在农村[NongCun]应更高;三是质量管理指标,主要是三级以上等级幼儿园[YouErYuan]在园幼儿覆盖率,到“十二五”末应总体达到85%以上,在城镇应更高;四是政府生均投入占学前教育[JiaoYu]生均成本的比重,到“十二五”末应总体达到50%以上。 调查问卷点题 社区提供菜单式养老服务 百姓心愿: 家住成都市青白江区陈大爷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去世后,不习惯外地生活的陈大爷坚持留在家乡一个人生活,平时还好,一有个头疼脑热,70岁的陈大爷就异常麻烦。 “要是社区里的相关养老设施再多一些,再完善些就好了。”陈大爷期盼着。 委员关注[GuanZhu]: 作为一名多年研究人口结构等问题[WenTi]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家强非常关注[GuanZhu]陈大爷期盼的社会化养老问题[WenTi]。 今年,刘家强特意选择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空巢家庭”、“留守老人”也相应较多的广安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养老体系和设施建设现状不能适应养老服务需求,绝大多数社区(村)缺少专门的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6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就近托管照顾等作为理想的养老方式。 根据调研结果,刘家强撰写了个人提案 《促进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议把养老机构及设施建设作为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同步实施,同步考核。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编辑:SN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