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赵铭顺大爷到公园遛弯儿时,偶然遇到小时候的玩伴老段和老钱。回忆起当年住窝棚时的情景,三个人难免一阵感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市居民的住房状况可以用“居者忧其屋”来形容。60年来,市民从“忧其屋”到“有其屋”,直至孩子们的“优其屋”。对此,三位老人深有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牢记党的宗旨造福人民群众——天津市危改工程启示录》一文记载道:“天津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市区危陋平房改造工程,从1994年初正式启动,到1999年底超额完成任务,历时整整六年。经过六个春秋的艰苦奋斗,共拆除危陋平房836万平方米,新建住宅2073万平方米,30万户、110万居民喜迁新居。”危改工程推动了全市的住房改造,大规模的旧房改造工程从这时开始。
安居梦之回忆篇
窝棚里出生平房里长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窝棚生活 tujian.org
不知道什么叫楼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0年前,我们一家四口住的地方,还没这客厅一半大。”站在阳光100小区的新房前,赵大爷不禁感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普通老百姓住的是低矮破旧的平房,甚至是几根棍子搭起的窝棚。”赵大爷回忆,“那时,父亲在火车站做搬运工。记忆中最早的家,是父亲在火车站旁边用高粱秸、草席和树枝搭的一米多高的窝棚。草席外面抹着泥,但是仍然漏风。冬天,我跟父母和哥哥四口人挤在一条破被子里,几个人鼻子冻得通红。夏天的日子也不好过,下雨的时候,屋顶漏水,往被褥上掉泥灰,母亲捡来好多破罐子摆在窝棚里接雨水,屋子里头几乎没了下脚的地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赵铭顺老人和哥哥在窝棚里出生,周围的邻居也是住窝棚的穷人。那时,他和哥哥都不知道什么叫楼房。
像样的家
终于住上了“别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8年,我们一家三口分到了王串场工人新村的一间平房。那年我7岁,哥哥10岁,两个孩子在一排排砖头房子间跑来跑去,那兴奋劲儿绝不亚于现在住进别墅的人。”回忆起刚刚搬出窝棚、住进砖房时的情形,虽然时隔半个世纪,赵大爷仍旧激动起来,眼神中闪现出一丝光亮。 tujian.org
他介绍说,那些砖房是政府鉴于当时产业工人住房极为困难而建造的。工人新村的房子是一排一排的,地址都叫“几排几号”。大家一般都在院子里做饭,厕所是公用的。虽然是简陋的平房,但对赵大爷来说,那是第一个像样的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暗楼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家人挤在一间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段大爷和赵大爷一起住过窝棚,赵大爷一家搬到工人新村不久,他们家也搬走了。说起自己住过的地方,段大爷回忆说,离开窝棚后,自己住到了老城里户部街,虽然条件有所改善,仍是一家人住在一间房子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段大爷介绍,他当年所住的院子,跟北京的四合院类似,但比四合院小得多,天津人管这种房子叫“四合套”。院子里有10间平房,住着6户居民,家境一般的每户一间房子,家境稍好的,一户拥有两至三间平房。段大爷一家五口住在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里。他回忆说,房子是砖土结构,屋顶是简陋的油毡顶,保温性差,冬天冷,夏天热,下大雨时,屋里要摆上大大小小的盆和桶接雨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2年,我结婚了。当时没有房子住,便在墙上打两个洞,用木棍和铁板搭起‘暗楼’,我和媳妇睡‘楼上’,父母和弟弟睡‘楼下’。那时住房紧张,很多年轻人结了婚还要各住各家,暗楼现象十分普遍。”段大爷回忆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炉子白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厨房内转身都困难 tujian.org
“前几天,去了趟登发,看到里面的橱柜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当年,这些连想都不敢想。那时,厨房是建在院子里的,大多数厨房面积狭小,摆上一个煤球炉子,再堆上几棵大白菜,人进去后想要转个身都困难。”赵大爷回忆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没有统一的垃圾桶,每户人家要自己准备放垃圾的地方。有人用木板的下脚料钉个方方正正的木头箱,还有人用破油桶、废弃的脸盆当做垃圾桶。”段大爷回忆说,每天在固定的某个时间段,胡同外会传来清脆的铃铛声,那是收垃圾的人推着车来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唐山地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民住进“临建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钱大爷一家人曾经住过筒子楼。“筒子楼很像现在的大学生宿舍,楼道两侧各有多户人家,门与门之间离的很近,一层楼的居民共用一个厕所,各家门前都摆着炉子做饭。谁家吃了什么,邻居闻着香味儿就能知道。” tujian.org
钱大爷回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令本市的房屋建筑遭到严重损坏,大量市民住进“临建棚”。“临建棚”顶上是油毡,油毡上压着砖头,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消失。地震以后,政府部门在房屋破坏倒塌集中的地区建了一批住房,其中包括贵阳路等地区,让在地震中失去房屋的百姓住进来,这些人的居住条件也借此得到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访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城建”亲历“世纪危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明浩先生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享受政府特贴的专家,退休前曾任天津市建委城建研究所所长。几十年来,他先后在规划、房管、建委等部门工作过,是天津“世纪危改”的见证者之一。说起住宅的变化,他认为,改革开放后是天津市住宅发展最快的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均住宅面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曾仅7平方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明浩回忆,虽然上世纪50年代初在中山门、王串场、丁字沽、吴家窑等地区建了约100万平方米的房子,使工人的住房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后来受到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到了上世纪70年代,百姓住房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本市大部分房子受损,也使天津市人均住宅面积(建筑面积)仅为7平方米。那时,百姓面对的是居住面积小、条件差、环境差的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8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开拆“三级跳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得那时天津市内六区共有占地2公顷以上的成片危陋平房164片、700多万平方米,居住着占全市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许多家庭老少三代同居一室,夏不遮雨,冬不避寒。”王明浩回忆说,记得当时老百姓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特别强烈,从城市规划角度看,不改造旧城的濒危房屋,城市规划和发展根本就无从谈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一番论证后,轰轰烈烈的“三级跳坑改造工程”在上世纪80年代拉开了大幕,在此后两年时间里,天津市总共拆迁26万平方米,新建88万平方米住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90年代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启动危房改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天津市区的164片危陋平房中,有南市、谦德庄、西广开、中山门、王串场、芥园道等27个人口稠密、房屋破旧的难点大片,这些难点大片道路窄、人口密、基础设施非常差。”谈到上世纪90年代的危房改造,王明浩介绍,“当时市委市政府提出用5到7年的时间将市区成片危陋平房基本改造完毕的目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明浩回忆说,这是1994年本市提出实施“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之一。其中“五”,就是指用5到7年时间,将市区成片的危陋平房基本改造完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居梦之现代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的孩子能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屋里跑来跑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房子变大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终于不再住得“憋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赵铭顺的儿子赵绍文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他出生时,赵大爷已经从工人新村搬到了筒子楼,这是赵大爷那一代人第一次住进“高楼大厦”。但筒子楼在赵绍文眼里,仍是一个十分狭小的地方。“小时候跟爸妈挤在一间屋子里,爸妈睡两边,我睡中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十几岁,父亲在黄河道买了单元房。”回忆起从前的住房,赵绍文感觉恍若隔世,“回忆起那时生活情况,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憋屈’。现在新建的房子都上百平方米了,前不久我买了一套阳光100小区小高层的房子,现在房子都装修好了,‘十一’结婚时就正式入住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随赵绍文来到他装修好的新房。这是一套15层三室一厅的居室,走进房间,宽敞明亮的客厅呈现在眼前。透过客厅的玻璃窗向下俯视,颜色各异、高低起伏的住宅和宽阔的绿化带一览无遗。“推开窗子,就是蓝天白云,心情很舒畅。以后结婚有了孩首页
上十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下十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