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掀开“萨满面纱” 探寻吐鲁番干尸真相[图] |
2009-04-30 |
|
考古专家这次解剖的新疆吐鲁番洋海古墓的萨满教巫师干尸,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大型古墓葬群中的一具,这座位于新疆吐鲁番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的洋海古墓,距今3000年,估计有两、三千座古墓,墓地布局严谨,整齐划一,显示出氏族社会特有的形式,埋葬的时间从青铜时代至唐代,跨度达到1000多年。由于盗墓现象严重,从2003年3月起,新疆考古部门对洋海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干尸、有穿孔的头骨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骨器、石器、青铜器、铁器、彩绘陶器、木器、编织物等文物,整个墓葬群的规模如此之大,出土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很奇特,在全国乃至世界考古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今年7月,洋海古墓被国务院核定、文化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77个重点保护的古墓葬之一。
今天考古学家进行查验研究的这具干尸非常特别,不仅保存完好,关键是他身上穿着的奇装异服和陪葬品让考古学家感到震惊:这具干尸头戴羊皮帽,额头系彩色毛绦带,绦带上缀有三两个一组的海贝;左右耳上戴同样大小的铜、金耳环;脖子上戴着绿松石项链;内穿翻领彩色毛大衣;脚穿皮鞋,鞋帮上捆绑毛绦带,毛绦带上缀的5个铜管各连接一个小铜铃;左腕戴红色皮套袖,上缀一排铜扣。像埃及法老一样,双手交叉,右手握着缠了铜片的木杖,左手握木柄青铜战斧,带有明显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信仰神偶色彩,考古学家判定他是一名3000年前神秘的萨满教巫师。 这批同时期的墓葬,经北京大学C14年代测定相关单位鉴定,距今2000多年。墓葬大多为竖穴土坑墓,清理了500座墓葬,出土了1000余件器物,其中以彩陶、木质器物和皮革制品为主。还出土了被认为是萨满巫师用做制幻药物的大麻植物。从出土的弓箭和装水的皮囊,钻木取火工具,以及周围殉马现象来看,这批墓葬为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出土了几百具干尸,大多为屈肢合葬,上下两层。有些墓主人明显就是因病而死,有肢骨病变,脑颅穿孔和明显手术缝扎现象。从干尸的形貌,以及后来专家的头骨鉴定来看,大多数为非蒙古人种,还有一些人种归属很难辨认。这次要揭取衣物的这具干尸为M21出土,其位于墓葬下层。干尸为男性,40岁左右,头东南向,足西北向,下肢向右侧屈。男尸头部前方立一根木棍,木棍上套一副马辔头。身着毛织的衣裤,头戴一圈用贝壳装饰的彩色毛绦带,头下有4粒贝壳,可能从彩带上掉落。脖子上带着一串项链,质地有玛瑙、绿松石等,戴单圈的圆形耳环,右边的金质,左边铜质。左手握木柄铜斧,右手握有一根缠绕铜片的木棍。右手臂外侧置一个木钵。腰身下有两个皮套,分别装有弧背铜刀和铜锥。脚下有一付羊头骨。
令人们期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丝织品保护专家对“萨满巫师”的衣物的揭取,也许能给我们有关问题的答案。男尸衣裤是怎么制作的?其特殊装束和其独特的随葬品,出土的大麻,手里的法器,是否能解释他就是萨满教中的觋(萨满巫师中,男性为觋,女性为巫),验证古代吐鲁番地区萨满巫师——觋的存在。男尸在40岁左右就死了的原因?或许能找到病理上的解释。
『相关链接』: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较多的地方,一直存在着萨满教或萨满教因素的遗存。萨满教并非单纯的原始宗教思维。从广义上说,萨满教是比较原始的世界性的宗教,流行区域集中在亚洲北部和中部,乃至欧洲北部、北美、南美和非洲,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中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满族、鄂伦春族、锡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还有云南、云贵一带少数民族历史上都有很多部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的主要活动是跳神,萨满巫师在迷幻状态下,通过手中的法器、舞蹈与天上的神灵沟通,功能为祈福,去魔治病,保佑狩猎和战争大获全胜。萨满巫师中,男性为觋,女性为巫,女性巫较多。
“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意指兴奋的人、激动的人或壮烈的人。萨满教的主要活动是跳神,萨满教巫师就是跳神之人,也被理解为部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能跟神进行沟通的萨满巫师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在部族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相当于部族的大法师甚至部族首领。
工作人员揭开干尸第一层
揭开后,干尸身上穿的丝制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