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乐泉在新疆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要) |
2009-04-30 |
|
回顾五年新的探索 “五个坚持”体会最深 回顾五年的工作历程,我们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又有了新的探索和认识,其中体会最深刻的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符合新疆区情的发展路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诚心诚意为各族人民群众造福;坚持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推进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紧紧抓住战略机遇 努力实现发展目标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中央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总体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新疆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要使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战略地位相适应、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相符合,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840亿元左右,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0亿元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00元,年均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0元,年均增长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为统领,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 积极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我们要立足新疆实际,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依托我区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和发展现代大农业的有利条件,重点抓好棉花、粮食、畜牧、林果四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措施,以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努力把特色优势农业做大做强。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做好乡村建设规化,优化村庄布局,为新的村容村貌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农牧民培训基地,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能、技术的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牧民和后备产业大军,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战略性转移。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扶贫成果,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坚持优势转换战略 做大做强特色工业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进一步加快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矿产资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努力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煤电煤化工基地和重要战略资源接替基地,走出适合新疆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0年,第二产业在自治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力争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纺织、建材、轻工、化工、机电、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大企业改组力度,抓紧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从我区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工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聚集生产力要素,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发展平台。 第三产业潜力巨大 发展空间正待拓展 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在我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要着眼我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构筑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社会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沿边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省区市和周边国家的旅游区域合作,拓展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使之成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提高竞争力。要着力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医疗、社区保安、体育健身、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等,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社区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服务范围,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就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新疆山川秀美 依靠国家支持和自身努力,继续加强能源、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突出解决水利、交通等瓶颈制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要从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切实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牢固树立生态因素是重要发展成本的意识,加大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把推行现代节水灌溉新技术和种植业革命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认真抓好工业和城市节水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可再生性能源;切实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和土地宏观调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进一步实施天然林保护、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三大生态工程和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增添持续发展动力 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切实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突破。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从我区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改善金融保险服务,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扩大地方、兵团、中央驻疆单位、内地大企业集团的相互开放,大力发展融合经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坚持“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开辟我国能源和战略资源陆上通道,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我区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关键作用的领域,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有计划地发展新疆迫切需要特别是已经具有领先优势的高科技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抓好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启动“双语”教育工程,下大决心从学龄前开始解决汉语普及问题,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素质奠定坚实基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紧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全面贯彻落实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严格监督管理,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政策支持和设施建设,提高对老龄人口、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社会服务水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快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精神境界。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构建和谐新疆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族人民群众造福。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得民心工程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来抓,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注重和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援助困难职工和城镇弱势群体工作力度,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要继续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几件大事,着力抓好抗震安居工程,让全区地震多发、易发地区的各族群众全部住上抗震安居房,并以此带动农村居住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和防病改水工程,稳定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和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快县乡村道路建设,提高农村供电能力,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要不断总结经验,坚持每年都为各族群众办几件大事,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 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各民族相互学习、加强交流、共同进步,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要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民族团结统领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兵团与地方的团结、中央驻疆单位与地方的团结,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认真做好宗教工作。宗教工作事关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在新形势下做好我区宗教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族人民群众的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不断健全民主法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各个层面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的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各族人民群众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力量。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进我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稳定是新疆的大局,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无从谈起。面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周边局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必须坚持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论断,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坚持标本兼治,落实各项治本措施,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我区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江泽民文选》同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新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开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按照完善结构、增强团结、提高素质、改进作风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建立科学规范、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从我区实际出发,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经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切实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经常性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的成果。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克服官僚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各级党委都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不断取得反腐倡廉的新成效。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查处大案要案。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确保反腐倡廉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