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新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不文明行为在千佛洞留下污痕相关部门联手保护
2009-04-30
日前记者来到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的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参观时,发现石窟墙壁上有多个深深的“大手印”,在27号洞窟,记者看到正中心支撑柱两边的“大手印”有7个之多。   这些手印并非古人留下的印记,而是不文明游客的“杰作”。据了解,这些手印是一些不文明的游客或出于好奇、或想沾点‘佛气’,趁导游不注意,在石窟洞内精美的壁画旁偷偷用手触摸墙壁、石柱。由于克孜尔千佛洞所处的明屋塔格山岩石为砂岩,手触摸后极易散落和变色,时间长了在石窟墙壁上形成了深深的“大手印”。  近年来,慕名前往克孜尔千佛洞的国内外游客逐年增多。相对而言,大部分国外游客的文物保护意识比较强,而一些国内游客则常常做出一些损害文物古迹的不文明行为。在这处“国宝”级的石窟群内外,到处都可以看到“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在此观光”、“某某在此留念”等等字样。这些在石窟内外的刻画、触摸和留字造成了对文物的破坏,十分不利于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也成了克孜尔千佛洞永远的伤痛。   作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   克孜尔千佛洞现有已编号石窟236窟,其中135个窟形比较完整。壁画保存较为完好的有75个洞窟,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她是古希腊、罗马、印度、波斯和中国中原文化交融的见证,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背景使得克孜尔千佛洞令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踵而至的西方探险队的到来使克孜尔千佛洞壁画遭到重创和浩劫,整壁整壁的精美壁画或被掠走、或被破坏,留下了令人心痛的满目疮痍。现在的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内,特别是德国的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内还陈列着大量从克孜尔千佛洞掠走的石窟壁画。   1988年开始,国家、地方政府和国际友人联手展开了对克孜尔千佛洞的拯救和保护工作,使得千佛洞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关链接
    ·“中国葡萄之乡”吐鲁番为自产葡萄贴上原产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在新疆发行
    ·新疆文化工作者情系灾区
    ·新疆书画界义拍名家书画43万善款捐灾区
    ·新疆抗震募捐明信片周六乌鲁木齐首发
    ·首届新疆舞蹈节进入倒计时
    ·《张昆元摄影作品选》画册出版
    ·郎朗激情奉献乌鲁木齐市观众
    ·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筹备就绪
    ·新疆环保系统举办第三届青年环保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