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农业大学研究“小漏斗”一年能“赚”3个亿 |
2009-04-30 |
|
记者从新疆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了巨大威力。截至目前,“排沙漏斗”每年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650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2.5亿元。
据介绍,新疆河流多属山溪性多沙河流,在引水的同时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了渠道及灌区,造成水库淤积和渠系建筑物的磨损和泥沙淤积。针对这些特点,新农大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引水防沙问题的研究,由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周著主持的《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利用一个漏斗式装置可以把水流中直径大于0.5毫米的泥沙和卵石全部排除,从而解决了工程泥沙难题。这一成果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计划重点推广项目”,2003年被列为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推广项目。
近几年,这一成果已在新疆、湖南、四川、辽宁、陕西和浙江等省推广应用,共签约59项,其中32项投入运行。在新疆,石河子红山嘴电厂的排沙漏斗工程已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头屯河水库利用该项技术有效处理了泥沙,使水库向着永续利用的方向发展。在区外,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首座排沙漏斗工程已成功运行;湖南省水电设计院用它解决了挖泥船泥浆脱水问题;陕西省水电设计院与新农大签约,由其在陕西省境内的黄河、泾河、渭河等引水工程中全面推广该项技术;上海航道勘测设计院则准备用它解决上海港口清淤和海滩筑堤淤地中的沙料粗化问题。
自治区有关专家说,这一技术受到诸多饱受泥沙问题困扰单位的青睐,说明我们的科研工作一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会爆发巨大的能量。而农大的科研人员则说,这项成果目前的应用率只有6%左右,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若将其应用率提高到25%,年直接经济效益将超过1亿元,年间接经济效益可达13.5亿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