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来了》、《打砖歌》、《开路先锋》、《毕业歌》,这是对聂耳的深情缅怀;《大中国》、《祖国颂》,这是对祖国的热情赞美。连续两天,一首首歌曲响彻玉溪市文化广场,这里歌声雄壮,激情奔涌,来自玉溪市八县一区的14支合唱队以歌唱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情思。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台上响起《新平·可爱的家乡》、《走向戛洒江》那婉转的旋律时,仿佛把人带到了花腰傣之乡——新平。参加这次合唱大赛的各支队伍在选曲上都煞费苦心,而新平合唱队除了按规定选唱了一首聂耳创作的《开路先锋》外,另外两首全部选择了具有浓郁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原创本土歌曲。“唱自己的歌,心里觉得踏实。听我们的歌,就能感受到新平的秀美山水,还能感受到这个革命老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玉溪,有一个由老干部自发组成的聂耳老干部合唱团,成员的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自1985年成立以来,这个合唱团一直坚持到农村、部队、各中学以及大专院校去演出,把一曲曲热情洋溢的歌曲奉献给了广大听众,用歌声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用聂耳音乐作品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为了参加此次合唱比赛,他们两个月前就开始积极准备。许多年事已高、身体病弱的老人训练排演从不缺席、迟到,甚至在合唱节启动仪式上婉拒了特殊照顾,和其他老队员一起顶着烈日,坚持站着参加完表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易门县合唱队精美的苗族服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为参加本次比赛,该合唱队对传统的苗族服饰进行了创新,表演服装色彩斑斓、动感十足。他们还专门为本次比赛创作了《龙泉水》,歌唱易门县的母亲河,反映该县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评委陈勇认为,合唱是最有群众性、普及性,最能凝聚人们的团结精神,体现集体意志的艺术形式。本次比赛是一个良好的起点,对于提升玉溪的群众文化、音乐合唱方面的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谭雅竹 杨红川(云南日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