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4月19日讯 “滴滴”两声脆响,磐安县委组织部干部施海明一看,又是QQ群里的大学生“村官”求助来了。今年以来,磐安县组织、人事等部门推出了“三级导师”帮带制度,指定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县、镇(乡)、村三级干部作为指导老师,共同帮助大学生“村官”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2007年开始,磐安县已招收大学生“村官”105名,分配在20个乡镇村级组织,主要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工作。所谓“三级导师”,县级“导师”以县级机关中层干部为主,重点宣讲有关党的方针政策,帮助“村官”掌握农村和所涉及工作的专业知识,协调镇、村解决“村官”遇到的实际问题;镇(乡)级“导师”为乡镇分管组织领导或经验丰富的老干部,重点讲解党在农村的政策、镇(村)发展规划、每个阶段工作重点等方面内容,每周听取“村官”汇报,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村级“导师”以所在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为主,指导大学生“村官”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做到手把手传帮带。依托“三级导师”制度,磐安县还成立了“大学生村官顾问团”和QQ群,随时随地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帮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羊佛土是派驻在窈川乡依山下村的一位大学生“村官”。刚到村里时,开会不知道该坐哪个位置,习惯用普通话和村民聊天,村民们看他就像看“外星人”。有一次村里的祠堂要修缮,需要小羊写一个申请报告,他一下子犯了难。他的导师、驻村干部施尚森就指点他,要入乡随俗,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村民。申请报告不需要长篇大论,找个土管员帮忙估算一下工程造价,跟村民做好沟通是关键。按照导师传授的锦囊妙计,羊佛土渐渐“土”了起来,跟村民打成了一片。目前该村为开展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土地征用。羊佛土天天晚上泡在村里,一户一户地做群众思想工作,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大伙儿都说小伙子成了“村里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学生“村官”的文化水平高,工作有冲劲,当地干部就积极加以引导。胡宅乡下周村有三分之一人口常年在外经商、打工,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村民最担心的问题。该村的大学生“村官”黄莞往与别的大学生“村官”一起,利用自己在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上的专长,在村里开设“家教辅导班”。通过辅导,许多学生成绩有了提高,大学生“村官”跟村民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在胡宅乡党委书记陈新忠的指导下,黄莞往还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知识,帮助胡宅乡的农业企业红美生态食品厂在阿里巴巴创建了销售网页。结果,小京生花生、香榧、薯片、山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上网之后,不但将小京生、玉米饼打进了上海世纪联华超市,甚至澳大利亚、加拿大客商也来厂里商谈合作意向。陈新忠对小黄也很满意,称他已经出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磐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飞说,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后,面临着心理上、环境上以及工作上的诸多不适应。通过“三级导师”制度,各级导师各有侧重,从不同的方面给予大学生“村官”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能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