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有人买鱼放生 范蠡湖公园放生池竟成钓客乐园
2009-07-23

   浙江在线04月20日讯 10多人一字排开,10多根功能齐全的钓竿垂下,10多个浮子在水面上漂浮……这是在市区范蠡湖公园里经常能看到的景象。这里本来是市民放生的地方,现在却招来那么多钓客,不少人怨声载道。前天,有市民向晚报反映了此事,“花了不少钱买鱼来放生,却被这些人钓走,气死人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人一天 tujian.org

  能钓二三十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前天下午,记者刚走进公园西门,就看到湖边坐满了钓客,有十三四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等待鱼儿上钩。在他们身边,鱼食、水桶、渔网等装备一应俱全。太阳很猛,有人就在湖边支起遮阳伞,看样子要打持久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边钓到了一条,好大啊!”突然,岸边一阵喧哗,有人钓到了一条大鱼。只见鱼儿在水中挣扎了几下后就被拖到岸边,钓鱼的中年男子赶紧用渔网兜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别动!别弄松我的网兜!”记者走上前准备将网兜拎上来看“战果”,中年男子立即低声呵斥。置于水中的网兜不停在动,估计已装了不少鱼。沉默了一会儿后他说,最多的时候,一天能钓二三十条鱼,大部分鱼都是一两斤重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沿湖走了一圈,发现大部分网兜里都有鱼在动,看上去每人的收获都不小。正在湖边走廊里锻炼的一位老伯说,当天来钓鱼的人不算多,多的时候有30多人,一般都保持在20人左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湖东北面“范少伯祠”旁看到一个巨大的放生池碑碣。早在几年前,这里是嘉兴市民最喜欢放生的地方。有的人一次要放二三十条鱼。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放生池碑碣前,当记者问及钓鱼是否妥当时,一名中年男子如此回答:“这里是公共场所,人人都有份,他们放他们的,我们钓我们的,并没有什么影响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花钱买鱼来放生,结果鱼竟成了钓客盘中餐,这让乐于放生的市民很郁闷。

tujian.org

  收费垂钓兴致不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留下垃圾满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来这里钓鱼的人每天得付10元钱,这样就能从上午8点30分钓到下午4点30分。对于收费一事,在公园值班的门卫如此解释,本来这里不允许钓鱼,但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后,来钓鱼的人很多,管理范蠡湖公园的嘉兴市文物保护所就作出了收费的决定,想以此阻止外人来钓鱼。实际上,这并未起到什么效果。

tujian.org

  “唉,为了这事我们想了很多法子,但都没用。他们要进来,我们怎么管啊?”谈及此事,市文物保护所办公室主任张青直叹气,“范蠡湖公园是对外免费开放的场所,他们要进来我们不可能阻止。现在放生的市民越来越少,我们也不再养鱼,鱼没了,他们总不会再来了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络绎不绝的钓客还会在这里留下不少“杰作”,钓鱼者离开后,垃圾袋、纸张随处可见。为此,市文物保护所还专门请人来打扫卫生。而湖中鱼类数量减少,也对湖的水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领取“双色球”515万奖金的居然不是中奖者
    ·电动遮牌牌照架 高速公路上变“魔术”
    ·几十万分之一的稀有血找到了 宝宝有救了!
    ·这个小偷专偷老宅 这六扇门曾有人开价每扇1
    ·杭州医院发热门诊量攀升 感冒发热不能轻视
    ·浙江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低 猫鼠博弈越来越严
    ·六年级学生的妈妈来送裤子 上课想便便憋出
    ·一个月身价又飙升了20% 小沈阳要来杭州演了
    ·自主品牌车全国占有率重夺第一 在浙江市场
    ·与1.6排量抢市场 大排量纷纷贴补购置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