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1点多,我来到石大货运市场,采访一起发生在前晚的凶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场里很正常,很热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正想着打听一下案发地点,听一位扫地的大姐拄着扫把对旁边卖饮料的老板娘说话,似乎和案件有关,凑过去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个人我见过,很胖的,小胡子……本来不是他发现的,别人先看见,一喊,他就追么,追得快,小偷就一刀……”大姐半握的右拳往前一戳,卖饮料的老板娘鼻子一皱嘴角一咧。 tujian.org
我向扫地大姐打听细节,大姐打量我几眼,问我是不是记者,我说是,大姐就不响了,继续扫地。我问发生在哪儿,大姐向南一指,说“水渠旁边的草里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水渠边,警戒线拉得很长很长,隔开了马路和绿化带。从北到南,毛估估肯定有100米,这是我见过拉得最长的警戒线了。警戒线北边终点是一棵小树,树干挂着一个白色塑料圆盘。(做记者多年到过很多案发现场,昨天我才知道,警戒线原来是像卷尺一样,盘在这样的盘子里——看来把整盘警戒线都用完了。后来我问过一个警官,他说,警戒线拉这么长,是因为不想放过任何一点可能的线索,因为死者最后一直是在绿化带里追的嫌犯,嫌犯刺完他,跑了,而留在绿化带里的痕迹很少,血迹几乎找不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在附近打听,没有找到一个现场目击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路边一位开杂货店的大姐说,当晚8点多,她听外面有人喊“抓小偷抓小偷”,好像有个人在前面跑,“跑到草里面去了”,后面有个人在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胆子小,没敢过去……后来过了半个多小时吧,两个警察到我店里,问有没有手电筒卖,我说没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肯定是偷电瓶的!”旁边一个小伙接口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里偷电瓶的多吗?”我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要太多哦,”小伙子说,“去年,就在前面,大白天,有个老板就在门口跟人说话,马路边有几个人围在一起。过了一会儿老板到马路上骑车,说咦,电瓶没了,你说这伙人技术高不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什么偷电瓶的这么多? tujian.org
“你不知道现在电瓶多贵,一个车上两个,买新的要八九百,偷个旧的一卖,起码三四百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绿化带北边门口有个岗亭,一位保安说,被刺的引导员就是从这里抬到车上去的。 tujian.org
“我是听别人讲的,他追过去,把小偷抱住,小偷拿刀戳在他肚子上,他手一松,小偷跑了,他还捂着肚子走回来,打了个电话给保卫科,说人跑了,他被刀戳了,别人才赶过来,把他送到医院,刺在肝上,人就……身上血不多的,地上也没有,外面都是衣服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上班的地方在哪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好像是那边停车场的,几场我不清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叫什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清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姓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清楚。引导员这么多,我又不跟他在一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后来我又问了几个人。先后知道“三场”、“一道”、“一组”、“老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听人说,老汪在石大停车场已经干了6年,这在引导员里已经算是“老人”了。引导员,就是把车辆引导到泊位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石大货运市场,一共有三个停车场,一场二场三场。其中三场又分为4道,每道车位两百七八十个。每道的引导员又分为三组,每组三个人,三人又分上午下午和夜班三班。每场有引导员30多名,三个停车场引导员近百。老汪是其中一个。 tujian.org
我问了清洁工、搬运工、货车司机、拉司机去住店的女人……知道他姓汪的,只有两个。 tujian.org
年轻的引导员小唐提到老汪,有点眼泪汪汪。他说,前一天还好好的一个人,今天一上班,就说没有了……老汪那天下午三点半,就是接的他的班。晚上8点多,另一个引导员看见有人打着手电鬼鬼祟祟,一喊,那人跑了,老汪听见,骑上电瓶车就追上去…… tujian.org
老汪上班的地方,是一间很小的铁皮房。门外停着的,就是他追小偷时骑的电瓶车,车身缠着很多透明胶带,我看来看去没看出是什么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房里一张小桌,一张椅子。小唐说,中间一个抽屉是老汪的。拉开,里面有一副旧太阳镜,一个转得很慢的剃须刀,一个充电照明灯,一只铁哨子,一罐茶叶,一小袋饼干,一个装辣酱的小瓶,里面只剩下一点点——我闻了一下,应该是老汪家乡千岛湖的特产,我每次去千岛湖,都要买几瓶带回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翻开一本绿皮的《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消防培训合格证》,我知道了他的名字:汪建成,从身份证号上看得出,他生于1967年。 tujian.org
离开前,我还打听到,他和老婆在附近租房住,房租一个月100多元,有个儿子在老家上高中,以前他好像当过村干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他关于老汪的事情,大家也都说不出什么了。回到报社,收到警方传来的新闻通稿: tujian.org
石桥地区发生一起命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月20日晚20时19分许,下城分局石桥派出所接110报警,称石大线货运市场有一名工作人员被捅伤,石桥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并由警车开道,与市场管理人员一起将伤者就近送至杭钢医院抢救。同时,警方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开展现场勘查、搜索等各项工作。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全力抢救,伤者于当晚23时许抢救无效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初步调查,死者汪某系淳安县汾口镇茅屏村人,1967年2月出生,暂住江干区笕桥镇横塘村,为石大线货运市场三分场泊车引导员。当晚20时许,汪某在市场内工作时发现一名可疑人员,该可疑人员逃跑时,汪某立即上前追赶,在此过程中被该可疑人员用随身携带的刀具刺中右腹部,该可疑人员趁机逃离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公安机关对案件正全力侦查中。在查清相关事实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将积极做好善后处理和表彰工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