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桐乡陪读妈妈背起3个残疾孩子的读书梦
2009-07-23
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铃一响,杨德荣就立刻跑到教室里背孩子上厕所。 上学和放学,都靠杨德荣用自行车一遍遍推回家。

   浙江在线04月22日讯 4月17日早上7点一刻,杨德荣推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地载着大女儿王丹走进桐乡市东方学校的大门,自行车后轮因承受了过多的重量而有点扭曲。此前,她已将二女儿王小菊、小儿子王彬用同样的方式送到学校读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王丹、王小菊还是王彬,每当看到其他同学背着书包蹦蹦跳跳来上学的样子时,3人都露出非常向往的神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多么渴望也能蹦蹦跳跳着来上学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不要说走,就连站立,姐弟仨都不可能做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幼小时那如噩梦般的病魔侵袭。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命运虽然对他们关上了一扇门,却还留着一扇窗——妈妈。 tujian.org

  40岁的杨德荣,这位来自四川安岳的农村妇女,用如山的母爱背起了3个孩子的读书梦,也背起了一个困难的家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个残疾孩子想要读书

  一说起3个孩子,杨德荣就泣不成声。“我也不知道上辈子作了什么孽,现在要受到这种惩罚。”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依然想不通,孩子们怎么会得上病,怎么会一病就瘫痪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女儿是两岁半犯病的,二女儿和小儿子都是一岁半开始的。”杨德荣对记者说,小儿子犯病最奇怪,当时腿不小心被烫伤,伤口就一直烂,经过很长时间愈合后,就不会走路了,“他10个多月就会走路了,那时已经走得很像样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问她,家里是不是有遗传病史,杨德荣说她和丈夫两边兄弟姐妹的孩子都没有生这种病,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很多医院看过,都没有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孩子一天天长大,看到同龄的孩子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仨孩子很羡慕。杨德荣说,大约6年前,她把11岁的大女儿从老家接了出来。而出来打工这几年,她又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今年分别是12岁和9岁。

tujian.org

  杨德荣告诉记者,她和丈夫以前在上海打工,找过上海的许多学校,都不愿意接收仨孩子。后来,他们辗转到嘉善、王江泾、王店建设等地,一路找了不少学校,都遭拒绝,直到两年前在王店建设看到了桐乡市东方学校的招生宣传车。 tujian.org

  “我不识字,开始不知道那是招生的车子,我侄女跟我说的。”杨德荣说,由于多次遭到拒绝,开始她也没抱太大希望,后来校长亲自上门,她才确信自己的3个残疾孩子终于可以读书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期盼的眼神让我心碎。”桐乡市东方学校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宗启兵来自安徽,他对记者说,“不能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我们本身是搞教育的,不能出现这种原则性的认知上的偏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起3个孩子,宗启兵眼中流露出慈祥的目光:“最开始接触到这个家庭时,给我最多的是震撼。”宗启兵说,随着与他们日益深入接触,取而代之的是感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宗启兵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眼里,可能这个家庭出路非常渺茫。但是,最让他感动的是,对于3个残疾孩子,这个家庭从来就没有放弃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接纳了3个孩子,东方学校也开始了爱心之旅。仨孩子的学杂费全免,中饭学校管,学习用品学校解决……“来推销校服的,我可能不会选他,但也要让他把样品留下,大中小各一套,然后全给这3个孩子。”宗启兵笑着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宗启兵是个富有激情的人,每次面对面遇见仨孩子,他都会握紧拳头,做向上加油的动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年过去了,仨孩子由原来低头不愿直视到能自信地抬头微笑了,成绩也都名列班级前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陪读妈妈背3个孩子读书

  仨孩子的读书梦圆了,杨德荣却更累了。每天一早她要推着自行车送仨孩子上学,傍晚再推着自行车接仨孩子放学。而最让她感到劳累的是,每节课下课,她都要匆匆忙忙赶到学校,背仨孩子上厕所。因为丈夫王武军平时在外流动打工,很少回家,杨德荣成了不折不扣的全职陪读妈妈。

tujian.org

  把孩子从椅子上抱起,让孩子扶着桌子站好,然后背过身对着孩子,双腿跪下,孩子再俯身趴到她的背上,她站起身往厕所走去。除了双休日和节假日,杨德荣一听到学校的下课铃声,就飞奔到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时听不到铃声,我看时间差不多就跑过去。”为了方便照顾孩子,杨德荣一家租住在离学校最多50米远的桐乡桐庆小区,房子是学校帮忙租的。最初学校还想给杨德荣找个活干,以贴补家用,然而杨德荣每隔45分钟就要背孩子上厕所,根本没法上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杨德荣背孩子感觉越来越吃力了。“两个女儿,个子都比我高了,要不是从小抱到大,我根本背不动她们。”杨德荣说,仨孩子还会继续长身体,她都不知道以后怎么背他们上厕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还有一个情况不容忽视,由于仨孩子无法站立、行走,一天到晚几乎是不动的,所以都长得比较胖,几乎不可能瘦下去。相反,还有越来越胖的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实上,白天背孩子累,晚上杨德荣帮孩子翻身也不容易。“一躺到床上,仨孩子每隔一二十分钟就喊疼,我就要挨个帮他们翻身,那么重我要弄好长时间,没一个晚上能睡安稳觉的。”杨德荣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德荣最怕孩子感冒、发烧,但由于仨孩子抵抗力非常弱,恰恰经常感冒、发烧。由于杨德荣不知道去桐乡医院的路怎么走,每次都带孩子到嘉兴市第一医院看病。瘦弱的身子背着孩子先走一个小时的路到桐乡世纪大道,然后乘上去嘉兴市区的公交车到嘉兴汽车西站,再转乘公交车到市第一医院。“每次一个孩子感冒,其他两个孩子也会传染上,我每次都只能带最严重的一个去医院,根据这个‘样本’让医生开药,然后就多配点回家,给仨孩子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现在把仨孩子的班级设在底楼,离厕所最近,今后升上去,我们也会想办法让仨孩子所在班级原地不动。”宗启兵对记者说,其实这是权宜之计,最好能把孩子的病治好,像其他孩子一样。

tujian.org

  而这也是仨孩子的梦想。“我不想一辈子都在床上度过,我想走,我想跳。我想和其他同学一样走着跑着去上学。”王丹对记者说出了姐弟仨的心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德荣说,一直以来,他们就没放弃过给孩子治病。丈夫王武军一拿到工钱,虽然也就两三千块钱,他们就带着孩子去看病,可是他们经常花了一天时间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却挂不上号,有时还被医托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时候想想实在气人,就骂孩子,孩子们就哭着说,那你把我们放到河边,我们自己爬到河里去。”杨德荣说着说着已泪流满面,“再苦也是自己的骨肉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采访的最后,杨德荣和记者说了一个情况,这也许是仨孩子重获新生的希望之所在。“我在嘉兴曾遇到过一个老乡,她也得过和我孩子一样的病,说的症状和我孩子的一模一样,后来花了3万多元钱做手术做好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是,对于一个月收入不过千元的家庭来说,几万元钱的手术费就像天文数字一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说起家里的困难,杨德荣就止不住流泪。   采访后记   宗启兵的母亲已经62岁了,自从得知杨德荣家庭的情况后,她会经常问宗启兵:“那仨孩子将来怎么办啊?他们家的出路在哪里啊?”而且她还会经常督促宗启兵多想想办法,帮帮仨孩子。   从桐乡采访回来,记者也一直在想,这个家庭的希望在哪里?杨德荣在接受采访时曾对记者说,她不知道读书会不会给仨孩子带来希望,但她知道不读书仨孩子肯定没有希望。“我们一天天老去,他们一天天长大,将来谁来照顾他们呢?”   如果你愿意为这个家庭点燃一点希望,如果你想为仨孩子走出困境尽点力,欢迎你拨打晚报24小时热线82828110,也许你的一个简单义举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相关链接
    ·领取“双色球”515万奖金的居然不是中奖者
    ·电动遮牌牌照架 高速公路上变“魔术”
    ·几十万分之一的稀有血找到了 宝宝有救了!
    ·这个小偷专偷老宅 这六扇门曾有人开价每扇1
    ·杭州医院发热门诊量攀升 感冒发热不能轻视
    ·浙江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低 猫鼠博弈越来越严
    ·六年级学生的妈妈来送裤子 上课想便便憋出
    ·一个月身价又飙升了20% 小沈阳要来杭州演了
    ·自主品牌车全国占有率重夺第一 在浙江市场
    ·与1.6排量抢市场 大排量纷纷贴补购置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