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24日电(商意盈、张道生)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在纷繁复杂的今天,人们选择了怎样去阅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阅读兴趣更生活更轻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走进杭州著名的民营书店晓风书屋,迎面便是专门设立的畅销书专柜。迎合读者的口味,书店把张爱玲的《小团圆》、《明朝那些事儿》、《货币战争》、《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求医不如求己》等图书放在最显眼位置。 tujian.org
在"中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百度-中文搜索风云榜"等权威畅销书排行榜上,记者发现,排名靠前的也是《小团圆》,《明朝那些事儿》,《短线点金》、《四季养生》等生活、财经、休闲类图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杭州博库书城销售部高小姐告诉记者,书店里卖得好的都是这些贴近生活,读起来相对轻松的读物。"我们书店《小团圆》首日销售就达70多本,《明朝那些事儿》在旺季也有30到40的日销售量。而一些专业性强,读起来不那么容易的书,可能几天也卖不出去一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担任某杂志编辑的王伟今年38岁,在他印象中,自己的阅读时代经历了国人阅读兴趣的几大转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热,到后来历史热、经营管理热,包括到现在的财经热,总体来说,生活化、轻松化正逐渐成为阅读的一大主基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富有知识含量、稍有一些实用,又不那么严肃刻板,成了当下许多读者选择读物时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年轻的女白领刘亦舟说:"之所以这样选择读物,很重要的是除学习外,阅读正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tujian.org
阅读方式更多元更便捷 tujian.org
流行读物内容在变,阅读方式也在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如今,除传统纸质图书外,电脑上能看书,手机上能看书,MP3上也能看书了。与之相应,网络文学、短信文学、口袋文学新名词也层出不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电子书、手机书等新型阅读方式,年轻人迅速给予了接受。浙江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邹青说:"图书每再版一次会在原价的基础上提高30%,很多书的价格对于学生来说超出了承受范围。电子书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免费阅读,还具有搜索功能,可以迅速找到需要的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公车上、候车室、公园等公共场所你能看到,中、老年人手中拿的还是报纸居多,年轻人则已经用上了手机、MP3等新兴电子工具进行阅读。 tujian.org
就职于银行的邢吉利告诉记者,电子工具的出现为自己"挤出"了许多读书时间。"把电子书拷贝在MP3里,用乘车、等人、吃饭前这些时间看,便捷还省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谁在带动阅读之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流行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改变在所难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阅读主体、阅读对象以及流行读物的生产与制造存在互动关系。阅读兴趣、阅读品味、阅读需求的变化,实际反映的是社会文化、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上过央视百家讲坛的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段怀清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段怀清认为,阅读流行风潮必然与社会文化有关。"80、90年代兴起的精英知识分子读物热和社会大众读物热,主要是经过几十年阅读禁锢后的一种自我解放。而现在普遍流行财经、励志、休闲类读物,是在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的生存状态下,读者希望获得放松、娱乐,或者通过'速成'方式获得成功的心态反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学者们看来,追求轻松的阅读感受无可厚非,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阅读过于随意,浏览多于精读,因为这容易导致思维方式僵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随着阅读工具方式的改变,阅读变得更自由、更便捷、更随时随地。"但是,这种阅读行为也可能更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淹没'阅读者,因为信息量太大了。"段怀清说,尤其是孩子,由于想读什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而这些东西对他们这个年龄、阅历和知识能力是否适合,目前没有人能回答。"(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