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4日讯
一场声势浩大的“开”还是“停”,“转”还是“守”的争论,正在温州打火机行业里进行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以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温州打火机行业,正在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存之战,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发展内需……都成了这个行业走出困境的武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产业困难: 2008年上半年开始,温州打火机行业海外订单明显减少,市场萎缩严重,生产企业从500多家锐减至100多家。产品品质高的不多,拥有自主品牌的更少,国内销售渠道不畅。 tujian.org
转型突破点:提高产品档次,做高端打火机,增加产品附加值;依靠特色技术,开发特色产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开发自有品牌,占领空白市场;采用新技术,寻找可替代原材料能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企业为活着选择“战斗”
“有烟的地方就有打火机,火是文明的象征,人终究离不开火。”黄发静坚决地选择了“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黄发静在温州当地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不仅是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副会长。他曾因率10多家温州打火机企业抵制欧盟CR法规一事,被评为200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黄发静对于“生”的感慨,是这一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 tujian.org
虽然有打火机企业提前感知到“金融海啸”的凶猛,但众多打火机企业来不及转移。“去年还有500家,现在最多只有100家能开工。”接不到订单是很多打火机企业面临着关停的问题,黄发静预计明年极有可能下降至三四十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龙头企业的老板说,为了温州打火机的荣誉,我们还得活着!温州打火机不仅要“开”,而且在“守”的同时更要“转”。“哪怕只有一份订单都要接下来,因为有了这份订单,就能让我们有积蓄力量、重新振兴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000家到100家的“溃败”
而在10年之前,温州打火机相当牛气,企业最多时达3000多家,并全部生产金属外壳高档产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作为这座城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温州打火机行业占据了全球金属打火机市场80%的份额。也就是说,10只金属打火机有8只一定是来自温州,而另外的2只可能来自日本或者韩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温州打火机协会统计,温州打火机是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重要特色产业,集中于鹿城区和瓯海区。2000年,温产打火机的产量达到4.4亿只,产值20亿元,销往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中,日丰、东方、虎牌等,都是温州知名的打火机品牌。但很大一部分打火机产品,只是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牌子。因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海外市场萎缩只是行业危机的一个方面。 tujian.org
事实上,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原材料、能源、物流及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严重封杀了产品的利润空间。而汇率、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加之银根紧缩等因素,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转的难度。 tujian.org
变危机为转机的思考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危机意味着又一次洗牌的到来,打火机业格局势必发生变化。 tujian.org
如今,像日丰、东方、虎牌等知名打火机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将中国打火机的成本优势转化为品质优势,如何将国际影响力变为国内影响力,如何将个人名声变为企业品牌并形成无形价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危机让企业蓄势,一旦有机会,打火机行业打出去的拳头一定会更加震撼。艰难时局之中,小企业看到的是危机,大企业看到的是转机,企业之间的整合可谓大势所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论企业规模和实力,黄发静和日丰并非最顶尖,但其影响力和名声却是其他企业所不及的。”周德文评价说。因而,只要黄发静等企业家脑海里有变危机为转机的思考题,温州打火机行业生存的希望就不会湮灭。 tujian.org
黄发静认为,温州人财富已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商业领域的经验、拼搏精神以及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全世界都是殊足称道的。虽然很多企业选择了停产,但并不能否认更多的选择了“冬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