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位独居老人因此获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浙江在线04月26日讯
这有点像电视里革命年代“秘密行动”的场景:楼下出来一人,把一张小板凳搬到了阳台上。没过多久,楼上探出一个脑袋,看看板凳出现,他放心地点点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杭州王马社区遥祥寺巷45幢文康楼,这样的场景每天上演。小板凳其实是“暗号”——79岁独居老人老徐和他的邻居这样约定:板凳出现代表相安无事,板凳没出现,老徐可能有麻烦。 tujian.org
就在几天前的4月15日,小板凳久久没出现。老徐当真出事了。幸亏邻居们及时发现,躺在床上昏过去的老徐被送进了医院,因为抢救及时,老徐现在已经恢复了意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老徐约定暗号的是邻居韩兆安,昨天记者见到了老韩,其实他比老徐还年长,87岁的他精神抖擞,身体很硬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板凳暗号是两个多月前韩兆安和老徐约定的。“老徐和老伴是二婚,他老伴身体不好,回老家子女那里养病去了,老徐现在孤身一人。他呀,平时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那种,挺内向的。他一个人住我们挺担心,所以就想了这个法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韩兆安家住三楼,老徐住隔壁二楼,从韩兆安家阳台望下去,能瞧见老徐家的阳台一角。“天天打电话也麻烦,又浪费电话费,我就让老徐在阳台那一角摆上一个小板凳,板凳在就代表平安无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约定暗号那天起,韩兆安每天就会到阳台上望一眼。“小板凳都在,有时候老徐还坐在阳台上看书晒太阳呢,我就放心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个月来一直没事,直到4月15日那天。韩兆安回忆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前一天下午我们还在一起开了会,老徐看起来很正常。15日下午,我接到老徐女儿的电话,说家里电话一直没人接听。他女儿每天都会给老徐打电话。我赶紧跑到阳台上看了一下,不好,小板凳不见了。我赶紧跑出去,正巧碰上楼里的其他邻居,大家也说一天没见到老徐了,担心会不会发生意外。于是,一起到他家敲门,没人应。楼里的党支部委员李近文第一个爬到气窗上看,发现床上的被子里好像有人。我们赶紧打了社区电话,还打了110。进门后发现,老徐昏在床上了。还好发现及时,送到浙医一院抢救过来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文康楼,像韩兆安和老徐一样约定暗号的还不止一个。1单元2楼,有一位81岁的老奶奶,子女同样不在身边,独居的她和楼里的单元长余阿姨结成了对子。暗号就是阳台上的花盆。花盆放着代表平安,花盆不见了代表需要帮助。幸运的是,直到现在,花盆总是出现在阳台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曾经报道过一起发生在杭州某楼盘的抢劫案。4名歹徒尾随女当事人入室劫持,正巧儿子打电话回家,女主人赶紧说,“儿子啊,我很好,妈正想着你以前讲的故事呢。”(劫匪们不知道,前一次儿子回家,刚给徐阿姨讲过一些入室盗窃的故事),正是这句暗语救了当事人一家。板凳花盆,和上面这句暗语一样,特定的时候就成为平安的护身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科技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板凳花盆的暗号乍听起来也许有些落伍,但更包含了邻里间互助的真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关于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应该可以有更简单更实用的方法。细想想,如果老人真的身体不支昏倒了,等到邻居看到板凳啊、花盆啊都没有了再求救,还来得及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访中,王马社区的社区干部告诉我,现在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都免费安装了一个紧急呼叫器,有点像医院病房床头的那种,有突发状况可以按下按钮求助。本报4月24日也刊登了《全球眼罩住八旬老人》一文,如果这样的高科技手段能得到更广泛推广,真是大好事一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了完备的制度,有了先进的科技,如果再加点“板凳花盆式”的人情,那就是善莫大焉了。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