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
为减轻龙井路、杨公堤等道路通行负担,2003年起,杭州西湖景区大举兴建7座隧道,如今,西湖景区有:灵溪隧道、吉庆山隧道、五老峰隧道、梅灵隧道、万松岭隧道、玉皇山隧道、九曜山隧道,形成景区“二环线”。 tujian.org
隧道,其实是不允许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但事实上,这些隧道内,行人非机动车频繁通行。尤其是倡导公共自行车出行景区后,游人也加入穿行隧道的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隧道预留的通道,其实是检修人员的工作通道,根本不是人行道,原则上不允许行人通行。如果出了事故,行人是要自己负责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真正的隧道人行道,必须具备严格的建设标准。但若不走隧道,市民游客必须大范围绕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杭州隧道如灵溪隧道口的交通指示标志上,却已将它列为“人行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昨天,记者分几路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步行、骑自行车的人,在狭窄的隧道内危险通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杭州在建的太坞山隧道、即将新建的半山隧道,都将把通道加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隧道,行人是走还是不走呢?实在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调查: tujian.org
走在隧道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究竟怎么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道宽1.5米不得不走走停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座隧道,除万松岭隧道外,其余隧道两侧各有一条高于路面的通道,宽约1.5米,并安了隔离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走进灵溪隧道,隧道口写着“自行车行人请走人行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刚步行走出灵溪隧道的游客朱小姐说:“大概停下来让了10多次,空气也不好,很憋闷。”遇到自行车、电动车、行人,相向而行,必侧着身,像壁虎一样贴着墙等待,让自行车、电动车先通过,然后再继续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若想骑行,那就更危险了,和行人会发生擦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常骑车经过隧道的谢继荣说:“我平时经过这里很小心的,如果前面有行人,我骑到他身边会示意一下,如果后面有电动车骑得比我快,我会停下来让他先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骑自行车从西溪路往灵隐路方向走,半路上想停下车拍照,有位女士骑电动车跟在记者后头,见记者要停,立即大喊:“不要停,不要停,我过不去的。” tujian.org
非机动车冒险冲进车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沈阳游客沈先生,骑着公共自行车到西湖景区游玩,穿行灵溪隧道时他感觉害怕,“实在不敢骑,就怕撞到行人。地面铺的是磁砖,车轮常常会被缝隙绊倒。”所以,他竟把车骑在机动车道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住古墩路的市民金荣根,每天通过灵溪隧道去虎跑,“早上人少、车少,我走人行道。中午回来车多人多,就骑机动车道。” tujian.org
和其他隧道不同,万松岭隧道采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分离,两侧各设置约1米宽的人行道,约1.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使如此,非机动车在隧道内行驶仍然危机重重,两辆电动车并排行驶,靠内侧的电动车,几乎踩着机动车道的隔离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空气浊噪声大走出时会耳鸣 tujian.org
隧道内空气差、噪声响、光线暗,也是造成危险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五老峰隧道为例,1000余米长的隧道,呈曲度较小的波浪型,有3处转弯点,尽管每隔200米就有一组通风机,可一走进隧道,就能明显感觉到空气混浊,浓重的汽车尾气、橡胶味道,让记者有些不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风机的声音,汽车行驶的震动声,隧道内的噪声很大。 tujian.org
记者走完五老峰隧道,花了16分钟时间,走出隧道时耳朵有些耳鸣。在记者通行的时间里,双向通道上共通过8个行人、16辆自行车、20辆电动车。 tujian.org
因为噪声,行人几乎听不见身后的自行车铃声,“隧道里光线不好,蛮危险。”市民宋莉正推着电动车,小心地走在人行道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追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隧道为何不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标准人行通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走隧道市民绕行要多一倍路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灵溪隧道为例,如果没有这条隧道,城西人出行就要绕走天目山路、玉古路、灵隐路。若从隧道一头的西溪路到另一头灵隐路,骑自行车过隧道花费10多分钟,如果绕行,要多花20多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绕行,起码要骑车1小时。”金荣根从城西到虎跑,过灵溪隧道、吉庆山隧道、五老峰隧道,骑自行车大约1小时。不走隧道,他要走天目山路至玉古路、杨公堤、虎跑路,则要一个半小时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设计之初是作业通道不是人行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西湖景区的这7条隧道,在设计图纸上并没有考虑行人通行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行人、骑车人在通行的通道,事实上设计的是“检修道板”,即检修人员的工作通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灵溪隧道施工方一位负责人说,把检修道板作为人行通道,只是人性化的考虑,“如果按设计图的功能,不让行人、自行车通行,既不可避免大家偷偷行走,而且可能引起争议。” tujian.org
简单地说,不能走,但是也不阻挠走。 tujian.org
要设人行道噪音和污染问题难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什么不考虑合法地设置人行道呢? tujian.org
如果隧道内部要通行人,建设标准就要整体提升档次,“最为头疼的,是噪声、空气质量均要达标,要空气质量达标,通风设施就要增加,这样一来,隧道内部的噪音就会更响,这是个两难的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且,若根据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行人建设标准建设,投资就要提高,养护成本也会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尴尬: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杭州新建在建隧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增通道宽度却不是人行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方便通行,杭州在建的太坞山隧道、即将新建的半山隧道,在隧道两侧的通行区,也没按人行道标准设计,但宽度却大于1.5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太坞山隧道,两侧的通行区宽达2米,而半山隧道的设计方案中,两侧通行区各宽2.5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这一宽度增加的结果是,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环境相对较好了,却变相鼓励行人通行,但宽度虽然增加,却依然不是标准的“人行道”,消防、环境等条件根本达不到标准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链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灵溪隧道全长1490米,五老峰隧道全长1263米,梅灵隧道全长1112米,万松岭隧道全长819米,玉皇山隧道全长800米,九曜山隧道全长890米,吉庆山隧道全长955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