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重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广西党政代表团来渝访问 渝桂达成十方面协议
2009-04-28

广西党政代表团日前来渝访问。22日,双方党政领导进行座谈,并签署了深化合作的框架协议。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王鸿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等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薄熙来代表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广西党政代表团来渝考察表示欢迎。他说,重庆与广西,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小平同志从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出发,赴法勤工俭学,从此走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道路。大革命时期,他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建国前后,又回到重庆坐镇西南。小平同志的革命经历,也是我们两地联系的感情纽带。重庆、广西均处西部,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交往,高速公路的修通,又使我们山海相连,拉近了距离。

  薄熙来说,渝桂两地加强合作,有很多有利条件。重庆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找一个距离最短,成本最低的出海通道至关重要。广西地处北部湾,是重庆最近的出海口,比走上海要近1000公里,比广州也要近500多公里,物流成本会下降。重庆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南地区的物流集散地,是广西开拓内地市场的重要窗口。广西资源丰富,重庆是装备制造业基地,技术人才相对密集,两地经济互补,合作空间很大。薄熙来还感谢广西对长寿区移民工作的支持。

  郭声琨说,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又是历史文化名城。直辖12年来,重庆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以薄书记为班长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重庆抓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出台3号文件等重大机遇,围绕“五个重庆”建设,积极进取,取得了新的成就。这次到重庆,看到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感到大开眼界,大有启发。

  郭声琨说,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今年,在国际国内极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广西经济企稳回升迹象明显,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9%,高于同期,好于预期。但广西仍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仍是广西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 

  郭声琨说,广西与重庆同属大西南,同为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的成员。这些年,两区市在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旅游、对口支援等领域进行了紧密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郭声琨希望,双方在新的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座谈会后,王鸿举和马飚代表两市区签订深化渝桂合作的框架协议。协议认为,重庆和广西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着“政府引导、山海携手,企业联动、物流联运,合作发展,大力拓展东盟市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宗旨,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10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促进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开展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合作、加强矿产及能源等领域合作、加快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推进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经贸和物流合作、深化旅游联手、强化现代服务业及社会事业合作、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联系交流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领导陈武、余远辉,重庆市领导张轩、黄奇帆、范照兵、吴家农,两市区部分区县、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和协议签署仪式。

       相关链接
      ·重庆市用自动相机监测生态 首现野生“四不
      ·少年13年粒米未进生命垂危 嘱父母捐出器官(
      ·重庆71岁老翁迎娶96岁老太 敬老院中产情愫(
      ·窃贼盗得140万元巨款吓呆 分赃后相约永不联
      ·重庆江北嘴将建500米西部第一高楼国际金融
      ·重庆确定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
      ·宾客因受冰雪阻拦 新人10桌酒席被迫分为三
      ·重庆当选中国最幸福城市 唱红打黑均是当选
      ·重庆政协副主席当猪倌 投22.8亿元巨资养猪(
      ·父母为去世儿立“电脑”墓碑 键盘鼠标齐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