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重庆网6月9日电 (单丽静 任俊)6月6日下午17时,重庆武隆铁矿乡鸡尾山山体垮塌事故现场,巨石遍野、满目疮痍,部分山体仍在垮塌。垮塌核心区出现的几个身影格外让人揪心,“危险,快回去”的喊声回荡在山谷。
这是重庆市局副局长左雄带队的工作组步行抵达事故现场指导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时的情景。是什么让他们忘却了近在眼前的危险?
齐心协力 上下联动
6月5日下午,重庆武隆铁矿乡鸡尾山发生严重山体垮塌事故。“根据武隆山体垮塌附近的铁矿乡、赵家、长坝、水江四个区域气象站5月20日至6月5日的监测数据统计,四站各出现了一次中雨降水过程。最近7天内,四站累计降水均不超过6毫米。最近3天,四站均为晴间多云天气,无降水。”当第一份气象服务实况资料发出时,时间已指向了6月5日深夜12时。
此前的6个小时,重庆气象部门上下联动,全力以赴展开气象服务工作。在得知事故消息后,重庆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银民迅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应急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服务应急预案,并立即向重庆市委、市政府上报气象决策服务产品。
6月5日18时30分,重庆市气象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武隆山体垮塌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的紧急通知”,并针对垮塌险情每6小时制作一次《应急气象服务专报》。武隆局也迅速成立了应急气象服务处置领导小组,于5日19时30分发布了第一期《铁矿乡鸡尾山滑坡泥石流等级预报》,预计事故现场滑坡等级为4级,同时积极开展实地调查灾情并上报相关灾情信息;重庆市气象台密切监视武隆垮塌点的天气变化,加强与武隆气象局的天气会商和技术指导;重庆市局信息技术保障部门则加强了对滑坡区域气象自动站的监控、维护和保障工作;黔江区局在确保新一代天气雷达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密切监视武隆滑坡体附近天气变化,随时上报监测信息。
事故发生后,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在全国汛期气象服务紧急电视电话会上特别强调要做好武隆灾区强降水、雷电等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工作,加强突发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气象预警服务;宇如聪副局长和矫梅燕副局长分别致电该市局王银民局长,详细了解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垮塌事故情况,并做出重要指示,要求重庆市局务必做好救灾抢险气象服务工作、强对流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到受灾一线。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长王鸿举和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也先后来电询问武隆天气实况和后期天气趋势。
靠前指挥 现场保障
6月6日11时30分,由王银民局长主持,所有局领导参加的全市天气大会商刚刚结束,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组和预报服务技术人员便分别赶往南川和武隆,指导开展现场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和预报服务工作。
6日17时,由重庆市气象局局长左雄副率领的工作组一行抵达事故现场,两名预报专家也到达离事故现场最近的武隆和南川局指导预报预测工作。此时,武隆铁矿乡垮塌现场驻守着来自南川区气象局和武隆县气象局的两支应急小分队,他们既是收集上报现场气象要素资料和抢险救援动态的第一现场,又是向现场抢险救援队伍传递各种专题服务产品的服务平台。
对现场地形实地察看后,工作组发现山体垮塌滚落的巨石堵塞了两边高山来水的泄流通道,一旦发水强降水,便有可能形成堰塞湖,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工作组立即要求现场应急小分队严密监视堵塞处积雨情况,同时要求加强区域联防,降雨开始后,上游区县气象局必须随时做好雨情通报工作。
倾情服务 预报准确
6月7日15时30分,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武隆山体垮塌灾害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艾扬在通报抢险救援最新进展情况时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动情的说:“我们的气象部门也集中了一批气象专家进行气象预测,对可能发生的雨量和降雨时段进行了不间断的分析。最近我们很多朋友的手机上都会收到武隆铁矿乡地区的天气预报、降雨的可能性、降雨量多少等信息,这表明气象部门也为这次抢险工作全力提供科技支撑。”
在事发后每天两次的天气大会商中,6日中午针对武隆山体垮塌的全市天气大会商最为关键。会商预计,武隆山体垮塌及附近区域从7日凌晨至8日夜间,将有一次大雨天气过程,过程雨量达30—60mm,主要降雨时段集中在7日午后至8日白天,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为4级。在发往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服务材料上,重庆气象局局建议,相关部门应抓住6日晴好天气开展救援工作,并尽量避开滑坡危险区,确保救援队伍安全。同时严密监视垮塌区发展动向,谨防出现新的垮塌险情。
此外,该信息同时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对外发布,重庆市局科技服务中心也及时将强降雨天气消息发送到所有用户。截止8日早上08时,重庆市局已发布《武隆铁矿乡山体垮塌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等专题气象服务材料25期,《重要天气气象服务快报》3期,向各级政府、现场指挥部、气象信息员等发送手机短信8400人次。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武隆局正着手在铁矿乡及附近地区人员集中地设置移动电子显示屏,当地气象信息员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向现场的抢险救援队伍传递气象信息。
截至记者发稿时,重庆市局第二批现场气象服务工作组已赶赴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