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型(主要适用于渝东北农村地区)
占地面积:112.93平方米;建筑面积:214.55平方米;工程造价:9.44万元;居住人数:3至5人
适用型(主要适用于渝西农村地区)
占地面积:131.20平方米;建筑面积:205.45平方米;工程造价:9.00万元;居住人数:3至5人
大多农房的厕所、猪圈在一块,缺乏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我市大多农村居住条件需改善,并改变“污水靠蒸发、垃圾风来刮”的状况。昨日,市建委对“宜居重庆”专项规划《农村康居工建设规划》进行了解读,到2012年,我市要建12万套“巴渝新居”;并改建12万户农村危旧房,拆除滑坡、崩塌等地质危险地段农房。
房间猪圈相连超六成
截至去年底,我市现有行政村9065个,村庄住户717.49万户,农村人口2413.95万人。市建委小城镇建设处人士称,根据调查,我市农村住房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建房较分散、用地粗放,以去年建的农房为例,10-20户集中建房数为2.26万户,仅占新建农房的两成,而建设用地也超过国家标准。二是千房一面、缺乏风貌,许多农房“沿路而建、瓷砖贴面、楼上住人、楼下开店”。三是功能不全、环境较差,房间、猪圈、鸡鸭棚在一起的占了65%,有卫生间的只有20%,而且“污水靠蒸发,垃圾风来刮”。四是危旧房多。
巴渝新居更有“重庆味”
按照《农村康居工程建设规划》,今年到2012年,我市将建设“巴渝新居”、改造危旧房各12万户。总共24万户分4年完成,每年6万户。建巴渝新居、纳入危旧房改造的,每户补贴3000元,以现金发放、政府投入修建基础设施等形式补贴。
“巴渝新居”的修建,将按市建委编制的《巴渝新农村民居通用图集》施工,主要设计为川东民居的风格,更有“重庆味”。据介绍,“巴渝新居”共设计了26种造型,分为经济型、适用型、小康型3类,造价由低到高,最低的造价300元/平方米,最高的造价700元/平方米。造型设地、功能分区,还分别适用于渝西、渝东南、渝东北。本月初,在合川试点建设的37幢“巴渝新居”建成,村民搬进了新居。
农村危旧房改造,主要针对不能保证房屋使用安全、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的。建在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山洪冲沟等存在地质危险隐患地段的农房,则全部拆除,到安全地带选址重建。
砖混住房比例将达95%
据介绍,村庄建设选择交通方便,用地、供水、排水、环境较好的地段,生产半径不超过3公里,步行不到半小时也能到。市场、超市也将大量进入村庄。
到2012年,逐渐淘汰不安全的土坯房、石头房,让农村砖混结构以上住房比例达到95%,有卫生间的农房比例达70%。为了让村民出行便捷,实现村村通公路之外,还要让人行便道户户通达。此外,还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到2012年,形成覆盖全市的通信网络,20户以上集居村庄通电话,所有中心镇宽带接入。(记者蒋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