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我市首个市级应急避难场所示范项目———重庆工学院(现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应急避难场所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于本月底前竣工,这一项目将对全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为加快构建我市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推动“平安重庆”建设,市规划局日前牵头完成了全市首个市级应急避难场所示范项目———重庆工学院(现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工程设计工作。
该设计方案由重庆市规划设计院设计,按照“平灾结合”的原则,利用学校现有的运动场、绿地、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设置了交通、指挥、棚宿、管网四大系统,以确保灾害发生时,能满足城市应急避难的需要。该项目设计年限50年,总占地面积9.7公顷,可供3.8万人应急避难。
“到2020年,重庆将建成16个市级应急避难场所。”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市级应急避难场所为长期避难场所,地块面积宜大于10公顷,可以安置受助人员避难30天以上,具备完备的生活保障设施的场所。
据悉,主城区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近期目标为,5年内建成6个市级、30个区级防灾应急避难场所;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在主城规划区建成16个市级、87个区级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完成60%的社区级防灾应急避难场所的改造。(记者 刘 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