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为全国探路近两年,我市取得哪些新成效?昨日,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透露,我市6项改革创新举措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了!昨日,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总体方案的目标和任务: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产权制度、城乡规划体制、城市资源下乡、社会保障普惠等四项改革试点。
高中学历就可迁户进城
再过6天,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迎来2岁“生日”了。去年,我市向国务院上报“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今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批准,全市各项建设随即全面启动。
方案要求,重庆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支撑,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试验,加快西部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建设,要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一条成功的新路子。根据方案,重庆将围绕“一圈两翼”、劳务经济、土地流转3条主线,探索建立12项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见附表)。
“12项方案中,为建立引导城乡人口合理分布的新机制,我市农民工进城安家落户的门槛将更低。”杨庆育说,目前农民工户籍转入城镇,只需要有高中及同等学历就可以了,而此前迁户进城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
再派3.2万大学生下乡
到2012年,我市将拓展“一圈两翼”发展格局,通过制度创新,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并在土地流转,服务型政府建立等重点、关键领域取得改革突破。
到2020年,城乡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服务型政府等各项改革要全面深化,形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在西部率先全面步入小康。
“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选派5000名大学生到乡镇、村工作。”杨庆育说,到2012年,我市还将选派3.2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促进城市资源下乡和大学生就业。
今年重点推进4项任务
方案提出,重庆推进改革试验的16项重点任务(见附表)。“今年,我市将着重推进4项任务。”杨庆育介绍,4项任务是:城乡规划制度实施;城乡资源下乡;社会保障普惠体系建立;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产权制度改革。
今年起,全市3/4的财力将用于支持区县和农村发展!昨日,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总结2年来“先行先试”的成果说,到去年底,全市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比例,已超过土地承包总量的17%,规模化养殖率已达全市总养殖量的40%。
“今年,我市将全面启动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杨庆育说,我市将严格控制市级财政支出,确保市级财政支出在全市财力中的比重不超过25%,余下75%以上的财力,将用于支持区县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钱将重点用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改善。
今年,全市55%的乡镇将建起标准化的卫生院,全市60%的社区也将建成标准化的卫生服务中心。
前4月经济增速10.3%
昨天,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结合1-4月经济走势,分析预测我市经济运行形势,“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长有望达到12%,全年力争达到13%或14%,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据悉,1-4月,全市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3%,“工业用电量、汽摩产销、家电下乡等消费经济的带动能力都在提升。”
统筹城乡·动态
重庆建三大金融市场生猪远期交易8月开市
华龙网讯“今年8月,我市三大金融市场体系之一的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将投入使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市统筹改革综合处处长王晓芹透露说,“重庆要在2015年前后,初步建成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这是我市的金融中心构建计划。”
构建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立三大金融市场体系: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OTC)、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
“目前,OTC、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等两个市场建设已初具雏形,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的建设正在加紧推进。”据了解,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预计8月交付使用,并将建立农畜产品交易所和交割仓库。目前,在证监会支持下,我市已组建专门班子,此市场将率先从生猪的远期交易做起,
同时,关于OTC的建设,证监会已基本敲定,将运用中关村的模式,组建“重庆非上市公司股份交易中心”,争取年底正式运营,实现首批公司挂牌交易。接下来,OTC纳入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
记者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