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近年来不断完善区县领导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加大群众参与程度增强政绩考核的公认性,提高政绩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引导领导干部尽职履责,自觉把“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政行为。
重庆通过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和民主测评,把干部的政绩置于广大群众的评判中。在2007年度重庆市区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中,民意调查和民主测评占50%的权重。参与调查人员有机关职工、服务对象、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代表。为落实参与者的知情权、监督权,各区县均将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述职报告编印成册,提前3天送达被调查者,采取统一召开大会、会后分散填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给参与测评的调查人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真实表达个人意见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据统计,2007年度考核中,参加民意调查和民主测评的人数达2.2万人,其中群众代表占60%。同时,民意这个“砝码”的分量较好地体现在政绩考核的结果上。在2007年度的考核中,有3个区县虽然考核总分排名靠前,但因民意调查和民主测评未达到80分,未进入先进行列。
直辖后,重庆面临三峡百万移民、大城市带大农村、老工业基地振兴等诸多难题,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一直是工作的重心。
重庆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重庆市领导经常思考如何帮助你追我赶的区县克制非理性的发展冲动,避免只“快”不“好”的局面。与之相适应,逐步形成了相应的政绩考核体系。按照中央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庆对考评体系中“好”与“快”的权重进一步调整,让“指挥棒”始终指向科学发展。重庆在考评体系中强化了对就业、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指标的考核,并将模糊评判变为精确考核,把科学发展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尽量用具体项目和客观数据量化出来。
在2007年度重庆主城9区的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中,大渡口区虽然“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排名第7位,但由于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教育发展与职业培训”等方面得分很高,结果总分排名第2名,被评为“先进领导集体”。大渡口区委书记刘本荣认为,这样的政绩考评机制打破了过去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的弊端,能够让干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样的发展肯定不能持续长久,社会也无法和谐。大渡口区2007年拿出1/3的财政预算总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比上年增加了40%。
为运用好考核结果,重庆市委不仅向全市区县领导干部通报考核详细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在当地媒体公布。对领导班子考核得分列本组最后一名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以及考核得分列最后十名的党政副职,市委领导分别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排名靠后、确属不胜任的领导干部,市委进行了调整。(记者黄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