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奇帆:在主城设居民聚居区 让被拆迁群众有房住
1月4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奇帆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发表署名文章。文章中透露,我市将结合危旧房拆迁,在主城约1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上,规划布局20—50个居民聚居区,筹集资金建设一批安置房,让被拆迁群众有房住。
黄奇帆在文章中写到,城市房地产市场可分为三块,需要有针对性地分类施策。
首先是政府配置类住房,约占住房总量的20%—30%。包括:一是廉租房屋,二是经济适用房,三是农民工宿舍,四是动拆迁房。对第四条,黄奇帆说到,由政府主导的危旧房拆迁安置房,主要满足被拆迁群众的安置需要。重庆将结合危旧房拆迁,在主城约1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上,规划布局20—50个居民聚居区,筹集资金建设一批安置房,让被拆迁群众有房住。
其次是普通商品房。我们构想,城市双职工家庭6—7年收入能买一套这样的商品房。2008年,重庆市主城区双职工家庭年收入平均约6万元,90平方米住房均价36万左右,6年的家庭收入基本能买一套房。要保持这样的状况,政府必须控制房价。控制房地产市场,土地价格尤为重要。政府不能认为土地财政收入高就是财政收入好,要防止地价炒得过高。
最后是高档房。收取物业税是控制高档房的一个简单法宝。
总之,高档房可以借鉴物业税的思路去调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疯狂上涨势头;中低档商品房要按照正常的经济秩序推进建设,而且多多益善,让大多数老百姓买得起房并且有房可买。
黄奇帆还在文章中介绍了重庆控制房价的经验。
黄奇帆说,重庆坚持实施五条原则,在调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把房地产投资严格控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其次,按照人均30平方米住房规划建设房地产项目。再次,严格将楼面地价控制在房价的1/3以内。另外,政府每年为低收入群体建设的住房面积占当年房地产竣工面积的30%左右。最后,严格控制房价收入比保持在6.5:1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