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1-9 14:00:00 文/郭震旦 出处:搜狐IT 管理部门的初衷是防止青少年违规上网吧,但是打得却是网吧营业时间的主意
据《新京报》日前报道,北京市副市长孙安民在近日做客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时透露,北京已放宽网吧的营业时间,允许其在夜间12点后继续营业。孙安民称,这是目前探索常效管理的一个举措。
在网吧的营业时间上放宽,但在限制未成年人的进入方面更为严格。孙安民说“这是国务院允许我们试点的举措。”
这一消息对于经营情况日渐窘迫的网吧业主来说是一个福音,表明管理层在网吧管理方面正在向更加灵活、务实的方向转变。
网吧在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弥补数字鸿沟的作用不容否认。但是,由于相当多的青少年没日没夜沉溺于网吧之中,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伤害了身心健康,甚至还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因此管理部门对网吧的营业时间进行了一刀切的限制,不允许网吧在夜间12点以后营业,有些地方甚至采取12点以后给网吧断网的极端措施。
这一规定确实干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通宵上网的问题,但是却失之简单化、武断。这一规定是把未成年人的利益和其他人的利益(包括成年人、网吧经营者)的利益搅和在一起,为了保护少年儿童的利益而牺牲少年儿童群体以外的人的利益。
管理部门的初衷是防止青少年违规上网吧,但是打得却是网吧营业时间的主意。也就是说,腿脚有毛病,板子却打在了屁股上。或者说是张三得病,李四吃药。
网吧限时经营的理由缺乏说服力。该项政策的制定没有说明电影院可以通宵经营、录像厅可以通宵经营、歌舞厅可以通宵经营、为什么单单是网吧不能通宵经营?如果说网吧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大,孩子们到网吧消费的多,那么这是一个管理问题,而不是一个时间问题。不能因为管理起来麻烦、管理成本太大、或者说缺乏管理方法就采取转嫁责任的办法。
网吧限时经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网吧是一个文化娱乐场所,到网吧上网的不都是少年儿童,还有一部分成年人,通宵上网并不会对他们造成严重伤害。其次,限时上网会影响网吧经营业绩,据网吧老板介绍,通宵上网占网吧经营整个利润一大部分。夜里12点关门的规定,让他们流失掉相当一部分成年顾客。
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网吧现在在社会上被涂上一层原罪的色彩。但是,网吧的本来面目并不是如此。前文说过,网吧可以发挥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弥补数字鸿沟等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加就业和税收,因此不仅对其不能打压,还应该大力扶持。韩国的经验表明,只要管理得当,网吧是可以健康发展的。
现在,管理部门之所以在网吧管理方面采取新的措施,正是对网吧诸种好处的肯定。据悉,去年7月,全国网吧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决定自2005年7月至12月,在全国9城市开展网吧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一定还会探索出更加合情、合理的网吧管理政策的。
但是,管理部门也不要忘了,网吧限时营业政策取消后,一定要加强监管,正像孙安民副市长说的那样,在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方面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不要按下葫芦又起瓢,顾了这头又不顾那头。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好的制度关键是要执行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