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菱电器牵出三宗罪 顾氏企业规范性再遭质疑 |
2009-05-05 |
|
2005-3-1 10:24:00 文/王珍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由顾雏军掌舵的格林柯尔系似乎仍在延续“流年不利”的运程,继今年1月份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8056.HK)遭香港联交所谴责之后,美菱电器(000521.SZ)又公布了整改报告。
公告披露,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在2004年9月27日至9月30日对美菱电器进行了巡查,并勒令其进行整改。而美菱电器董事会已于同年12月28日通过了整改报告。
公告透露出来的管理问题令美菱电器的股价在2月25日应声下跌,从3.35元/股一度跌至3.28元/股,跌幅达0.9%,尽管它2004年度已预计盈利1000万~2000万元。
“三宗罪”
此次证监会要求美菱整改,主要有“三大罪状”:一是资金占用问题。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公司原控股股东美菱集团及美菱洗衣机公司占用余额为1.01亿元和3.09亿元。二是2004年三季度末的贷款余额为6亿多元,占总资产的27.66%;同年10月份,新增贷款近9000万元,贷款余额为7亿多元,占总资产的31.52%,这些借贷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三是财务和管理上的问题,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公司共设了66个存款账户,不利资金管理,部分账户长期未达账;2003年12月公司调整了内销冰箱的标准成本价格,导致当月内销冰箱主营业务成本较大,调整依据不充分。
顾雏军在2003年年中入主美菱电器。2004年3月1日,他收购的美菱电器20.03%股权正式过户到他旗下的顺德(行情 论坛)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原大股东美菱集团保留9.8%的法人股,变为美菱电器的第二大股东。
上述除第一项“罪状”由美菱集团引起外,后两项都发生在顾雏军“执政”期间,难免让人再次对顾氏操作企业的规范性产生怀疑。
今年1月,顾雏军遭香港联交所谴责,原因是截至2001年底,格林柯尔(8056.HK)向天津格林柯尔工厂购买了2.3亿元制冷剂的关联交易,付款期超过45天却没有作出披露,违反了创业板上市规则。顾雏军事后承认了过失,并承诺公司日后会加强内部监管,避免再发生同类事件。
广州证券分析师钟楚宏认为,内销产品成本突然变化,不排除该公司有做低利润的动机。
事实上,顾雏军入主后美菱电器首次年报披露就显示:2003年亏损1.95亿元(2002年盈利为810万元)。
钟还说,美菱对超过六七亿元的贷款不披露,有可能是已经入账,但顾及到公司形象、保持二级市场股价,而故意不作专门披露。
今年清欠8亿
钟楚宏认为,在这几项中最严重的问题仍是原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如果能理顺原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应对上市公司发展有利。
对于相关疑问,美菱电器的董事会秘书薛辉昨天(28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澄清说,美菱集团并没有拿上市公司的资金,所谓的“占款”是前几年美菱集团为扶持上市公司而受让了美菱电器的不良资产——洗衣机业务,没有付钱而形成欠款。而洗衣机公司的欠款缘于它被转让给美菱集团后,一些原来的水电费仍由美菱电器垫付。“这与母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是不同的。”
据美菱电器已披露的信息,美菱集团及美菱洗衣机共欠美菱电器4亿元债务和约4.2亿元的应收账款。对这超过8亿元的巨额欠款,美菱集团曾想通过转让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9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洗衣机公司房产及附属设施作偿。
后来改为:先是美菱电器以4.19亿元应收账受让美菱集团拥有的合肥开发区49万平方米的土地;待条件具备再实施其他资产置换。而美菱电器在整改报告中承诺,预计2005年对原大股东的欠款将清收完毕。
薛辉说,原计划没变,今年美菱电器会以4亿元的占款受让剩下的44万平方米的土地,而且还会另外多受让300亩土地,以完全收清原大股东所有的欠债及应收账款。
美菱电器2004年11月19日的公告称,公司准备实行整体搬迁,在这块49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设全新的“美菱工业园”。
薛辉说,美菱电器在合肥市中心占有180亩地,现在这块地已涨价到400万元/亩。由于现在厂房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公司一直想搬迁出市区。这次在合肥市政府的协调下,通过受让美菱集团拥有的土地,一则可以解决原大股东欠款问题;二则可以解决该公司搬迁的土地问题;三则出让合肥市中心的土地后,未来至少可以为该公司增加约6亿元的现金流,并体现在公司的投资收益中。“美菱工业园”的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年底开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