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购物泄密 3000元可买8万条私人信息 |
2009-05-05 |
|
2008-11-12 9:10:19 文/城市快报 出处:城市快报 据《青年时报》“崩溃!”家住杭州市文二路的黄先生用这两个字形容最近一段时间的遭遇——自从拨打了某电视购物热线后,半年时间里他频遭推销商、骗子的骚扰。让人产生疑问的是,到底是谁泄露了他的电话或家庭地址?记者调查发现,原本属于私密的一些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廉价叫卖——3000元可买8万条客户信息。 一天接8个推销电话 5月31日,黄先生通过电视购物买了一款数码相机。一个星期后,他陆续接到推销电话。“一天至少8个电话,全国各地的号码都有,都是推销产品的。”黄先生原以为过段时间就没事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到的推销电话越来越多。“早上6点、凌晨1点,推销、诈骗电话铺天盖地袭来。”后来,黄先生确实恼了,“接到中奖或推销产品的电话,就劈头盖脸一阵骂!”但这招并不管用,骚扰电话照来不误。思前想后,黄先生认为自己的私人信息外泄,最有可能源于那次电视购物。 3000元买8万条资料 记者在百度中输入“电视购物客户资料”,搜索到大批求购、贩卖电视购物客户资料的信息。一名叫陈晨的卖家在网上发布信息称:“出售2008最新全国电视购物数据,资料内容包括购买日期、客户姓名、联系电话、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购买产品等。资料来源于知名电视购物公司、物流公司内部。” 记者设法和陈晨取得了联系。“一手数据每条1元,二手数据8万条3000元。”陈晨说,“一手数据都是最新的,这批客户基本没有接到过别人的推销电话。但是二手信息就不能保证了,推销效果会差一些。”陈晨还对客户购买的产品进行了详细分类:美容类、减肥类、内衣类、收藏品、健身类、护眼类、数码类、首饰类、家电类等。 是谁泄露了个人信息 “我之前在电视购物公司工作过。”陈晨告诉记者,“公司一般员工无法看到客户资料,我是通过公司管理层的关系才拿到手的。”据陈晨介绍,他所卖的一手资料,更新周期在15天左右,而杭州的新增客户信息数量一直保持在5000个左右。“与我交易的公司管理层人员,每隔半个月就会统计一次客户资料,统计时他就趁机拷贝一份。”陈晨说,获取客户资料的途径不局限于电视购物公司,“一些物流公司也会将客户资料转卖给我。”陈晨透露,贩卖资料早已是电视购物和物流业内的公开秘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