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华硕与技嘉联合被无限期搁置 鸿海或将接手
2009-05-05
2007-4-13 9:51:00 文/丁菲菲 出处:IT时代周刊   恋爱容易相处难。距离技嘉华硕宣布牵手还不到8个月,眼下却传来了“离婚”的消息——经不起现实重重考验的“华硕技嘉联姻”,最终以“无限期搁置”草草收场。   3月22日下午,台湾品牌电脑及配件制造商华硕和技嘉联合召开说明会,双方以“技嘉投资者认为成立‘技嘉联合’将对技嘉品牌造成损害”为由,宣布无限期搁置联盟合作案,但仍保留双方已成立的合资公司技嘉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嘉联合”)。   技嘉发言人廖期立表示无限期搁置不牵涉违约罚款问题。   技嘉与华硕的最新决定宣告了板卡业界史上最大一宗合资案的破裂,亦将两公司板卡业务的未来走向推向未知。消息传出后,摩根大通立刻将华硕股票评级由“中立”降为“减持”。与此同时,有关鸿海、华硕、技嘉的三角传闻再次涌起,未来板卡市场格局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资金不到位成导火索   “华硕技嘉合资案”于去年8月8日达成,技嘉以自有品牌板卡业务与华硕成立合资公司——技嘉联合。该公司资本额约80亿新台币,技嘉与华硕分别持股51%和49%。根据协议,技嘉板卡事业群约300人将悉数移入技嘉联合,华硕则委派财务部门团队进驻,合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由技嘉掌握主导权。   由于两家公司占板卡市场份额总量超过五成,因此在板卡产品利润不断走低之际,这宗“美丽”的合并案一致被外界视为维持市场秩序之举。一位资深主板业内人士称,技嘉和华硕联合,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就在于资源整合和原材料统一采购带来的成本效应,同时能够避免价格战对双方利润的损害。   不过,合资一事却并未如双方预期般顺利。根据协议,技嘉联合的运营应在2007年1月1日启动。不过来自渠道商的消息却显示,双方在联合采购方面迟迟未有进展。而华硕方面未按期向技嘉联合注入资金,则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合资案破裂的导火索。按照协议,华硕需在1月31日之前将39.2亿新台币打入技嘉联合账户,但这笔资金却一直没有到账。   据《IT时代周刊》了解,如果按照当初的合约,资金没到账就等于合同自动失效。另有消息称,今年5月,技嘉联合有望100%回归技嘉,公司名字是否改变暂不得知。   技嘉发言人廖期立说,自从合资事宜宣布后,由于内在及外在环境变迁迅速,在目前大环境下,合资的必要性及时效性也不是如当初预期般急迫,所以共同宣布搁浅这项合资事宜。   他解释说,技嘉联合成立后,包括供货商及客户都存有相当的疑虑,怀疑品牌独立、产品发展、渠道及营销是否都会改变,这是外部存在的问题。   另外,内部员工也有一些疑虑,怀疑是否变成华硕子公司?技嘉还会不会存在?廖期立表示,当初并没有预料到客户、渠道及供应商的顾虑会这么深。   在合作搁浅消息宣布之前,长期从事板卡行业研究的分析师费冬就预测双方解释的口径可能并不一致。但从结果来看,“双方应该是私下达成了某些新的妥协”。   廖期立不愿评论谁先提出搁置计划,只表示结果对两方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有人认为,搁置对华硕没有造成任何伤害,相反却可能让技嘉失去原来的预算,因此此举有益于技嘉的说法只是公关措辞。   骨干相继离职   “新公司的名字不叫当初预定的技硕,而叫技嘉联合,跟华硕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觉得奇怪吗?”费冬认为,华硕技嘉合作遇挫一事,有关方面应早有预知。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内部对技嘉联合遇挫颇感失望。据悉,今年2月间就有消息传出,称技嘉联合在内地过半数员工正在向外投递简历,寻找新的机会。   “一些管理层昨天还在跟大家一起开会,今天突然就走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春节前后包括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大量业务骨干纷纷寻找出路。而北京板卡业务的五六十人中,至少一半人在寻找出路。同时,包括华硕、鸿海在内的大批竞争对手已相继收到技嘉联合员工的简历。   “当初技嘉把最值钱的主板业务拿出来与华硕成立新公司,团队随之进行重组,一大批技嘉核心管理层、大区负责人、业务骨干等都相继离职,其中不少还是1992年、1993年的资深老员工。”一位技嘉集团人士这样表示。   这期间,又传出技嘉联合中国区副总裁陆忠义离职的消息。有公司内部人士透露,2007年1月初,陆忠义由原技嘉联合中国区总经理改任中国区副总裁,实被公司架空。   陆忠义的失势,被坊间解读为导致技嘉联合内部人员大清洗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原陆忠义旗下的很多中高层主管相继遭排挤,或被踢走或被降薪降职,一个大区的业务主管一夜之间就能变成普通销售员。   同时,陆忠义也被一些知情人士看成是技嘉总部内斗的牺牲品。虽然陆没有完成年初的预定目标,但2006年技嘉在大陆的增长也超过10%,缺货是导致其没有完成目标的一个主要原因。据了解,技嘉2006年第2季度曾在内地市场出现两个多月的严重缺货,总部的生产部门应对此负责。   据技嘉联合内部人士透露,技嘉联合中国区今年的年终奖提前发放,不过大部分员工的奖金少得可怜,特别是陆忠义原来的得力干将。他认为,从总部空降过来的管理层正通过奖金的方式拆分团队。在奖金发放前两天,技嘉联合还召开内部会议宣布了一批晋升名单,派系特征十分明显。   核心渠道体系松动   动荡的不仅是内部人事,还包括渠道体系。业界纷传,技嘉联合在内地市场的五家核心代理商有意转投竞争对手,目前已与华硕、微星、鸿海等厂商有过接触。   技嘉联合在华北、华东与华南三个区域拥有五家核心代理商,它们占据技嘉联合在内地市场超过五成的出货量。“它们一旦都投奔对手,技嘉联合将非常危险,技嘉主板积累多年的渠道优势将荡然无存。”一位渠道商告诉《IT时代周刊》。   人事震荡与长期缺货,被认为是导致技嘉联合渠道“叛变”的主要原因。上述渠道商表示,技嘉联合的主流产品从2006年12月开始全线缺货,这让代理商无米下炊。技嘉联合曾同意从总部调货,但为控制成本,航空运输费用让代理商自己承担。如今板卡零售市场利润薄弱,技嘉联合此举显然不能让代理商满意。   另有北京中关村一位赵姓技嘉渠道商表示,从1月至3月技嘉主板的销量稳中有升,合作失败后,技嘉未来会更加专注于自身品牌的建设,从这个角度而言,对渠道商应该是好事。他指出:“如果新公司成立,势必导致技嘉在渠道方面有所调整,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做技嘉的商家而言显然不公平。如果继续销售新品牌,能不能被市场接受显然是个问题,这对我们来说风险太大,到时再转而销售其他品牌也不并容易。”   鸿海身影再现   在合资案宣布后,高盛认为,“华技联盟”的解体将重新引发主板市场的价格战,并影响华硕今年的获利目标。摩根大通也持相应观点,将华硕股票评级由“中立”降为“减持”。而花旗认为,该案对技嘉比较有利,因为技嘉此后可以专注于品牌的目标建设。   较能代表花旗看法的观点是,两家决定合并后,在产品价格方面进行了协调,除了技嘉本身品牌毛利率由10%~11%回升至15%以上,甚至其他厂商包括微星毛利率都有止跌迹象。但双方破裂后,市场势必重新回到价格竞争的策略上,预计华硕主板的毛利率可能从12%下降至10%左右。此类观点同时指出,技嘉也不能避免利润的下滑,但是和去年大量缺货、渠道混乱的最差局面相比,若技嘉能安心做好自己的品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此次合资失败,台湾板卡市场重回五虎争强的局面。业内认为,在板卡业微利时代势必整合的大趋势下,不排除还将有新的合作组合出现。   而在种种可能性中,前番与华硕竞争失利的鸿海再次向“技嘉”抛出橄榄枝的可能性最大。“华技联盟”成立之前,鸿海与技嘉有过多次接触,希望与其合作。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一心梦想打造一个在渠道市场上可与华硕相抗衡的品牌,但旗下富士康板卡的实力却相差甚远。而技嘉、微星也在华硕和精英的夹击下活得很辛苦,收购技嘉成为郭台铭的首选。   另据可靠消息,由于2006年春节期间,郭台铭一直在操心因身体原因留在北京治疗的弟弟郭台成,合作计划失去主导人,因此华硕趁虚而入,果断出手跟技嘉谈下合作计划。在计划破灭后,鸿海很可能重新启动这一计划,因为鸿海从不缺钱。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指出,鸿海和技嘉的联合将面临一个很大障碍。当初技嘉选择华硕而非鸿海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希望能够保留技嘉品牌。如果鸿海介入,那意味着技嘉的品牌将不再存在。除非鸿海能够给出一个很好的价格,说服技嘉的股东,否则一心想做大品牌的技嘉不会轻易放弃。   关于华硕   百度一下(www.baidu.com)“华硕”,找到相关网页约14,200,000篇。“华硕”是一家拥有世界顶尖研发团队,以科技为导向的公司。位于台湾台北的总公司,是世界高科技制造业的重心,华硕结合了顶尖研发人员、专业技能的生产线员工与有效率的应用资源,设计出领导市场趋势的解决方案。制造生产厂包括:台湾、台北、芦竹、南崁、龟山,以及大陆苏州厂,它们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