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福军:成为生理需要 博客就能赢利 |
2009-05-05 |
|
2006-10-31 22:31:00 文/赵福军 出处:网吧帝国网 现今博客之所以不能商业化,赢利化,是因为其没有生理化,不好意思,我不是在宣言博客色情化
博客概念撬动了国内整个WEB2.0网络新思维的春潮澎湃,但叫嚣两年多之后,众多BSP在国内仍然无法赢利,仍然探询不到适合自身的赢利模式,仍然尾随在传统门户网站与传统网络广告模式背后屁颠屁颠的走,十足的嚼人牙慧,无味。
博客的赢利模式必须从博客自身的特性对外衍生,笔者在此不多用一些所谓的大词来形容博客的牛人之处,仅用个人互动媒体来给予概括,既然是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那就需要有维持地盘不断壮大(吸引众多忠实网民,只有越来越多忠实的Blogger才可能擎起BSP商业化的蓝天。
现今博客之所以不能商业化,赢利化,是因为其没有生理化,不好意思,我不是在宣言博客色情化,而是在说每个博客背后的Blogger并未将写博作为一种持续的、恒定的、有规定的生理需求与生理表现,还未将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比特生存的生理追求,这一点从不久前CNNIC的统计报告就可见一斑。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实施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自2002年以来,博客规模每年都以2―3倍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的规模较2002年增长了30多倍,其速度与用户基数的确令人欣喜,但同时该报告也指出,在接近3400万的博客空间总量中,有超过70%的博客为“睡眠博客”(平均一个月更新不到一次),即3400万已经注册的博客空间里有超过2300万个是处于“休眠状态”,这意味着70%的博客空间注册者是冲着一时兴起而开博的,他们并未将博客作为一种持续的、常规、自觉行为,而且当今的博客服务也没有能够让其产生持续的、常规、自觉博客的冲动,用户对服务的不满意与不忠诚,意味着3400万的博客空间总量不过是一个虚假繁荣的数字。
这就是博客不能商业化的根本原因,我们的民族本身不是一个善于书写的民族,上世纪全民皆诗(人)运动也就昙花一现,反观现今,下半身诗人、庸俗诗人多如牛毛,博客也是,生理需要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最简单的吃、喝、拉、撒、睡、住、用、行、乐,哪个不都最终形成了产业,哪个不都具有持续的消费群体与能力,为啥?因为他们是百姓的常规生理需要(请注意,这里的生理需要不特指性哈哈),总之,如今的BSP当自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什么时候能够让网民都对博客产生了生理依偎感,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全民皆博时代,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迎来博客商业化的春天。
版权声明:欢迎转载,但必须注名出处与作者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