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快要来临了,这意味着PC厂商的暑促大战也即将开锣。按理说,针对学生市场,去年颇为热销的上网本应该会是重头武器,这东西不是便宜又好用么?但就近期各大PC厂商的市场动向来看,情况却正好相反,即使是此前最卖力推动上网本市场的台系厂商如宏基、华硕、微星等,在今年头两季度的漫长时间里也只不过推出了一到两款的上网本新品。眼看暑促时间到来,也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上网本新品登场。至于戴尔、惠普、联想等,同样也只准备了一到两款的上网本新品,并没有全力主推的意向。甚至连闻名世界的深圳山寨市场,近期也是不断传出山寨厂商撤离上网本市场、转投其它行业的消息。为什么上网本市场的发展会上演这么一出峰回路转的好戏呢?英特尔、微软的联手限制固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上网本本身的产品竞争力不足所致。起初,华硕推出的上网本产品之所以能够引发市场狂潮并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主要是实现了两个关键突破:一是价格上的突破,上网本将原本人们心目中笔记本一定比台式机贵的印象完全打破,一举全新定义了3000元左右的笔记本价格入门区间;二是在便携性上的突破,由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平台的技术特点,上网本在创造低价同时也实现了2公斤甚至是1.5公斤的苗条身材,这一突出的优点更是吸引了众多原本对电脑产品不太感兴趣的女性消费者,以及一些格外重视便携性但却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用户进场。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当对便携性和超低价格外看重的用户开发殆尽之时,上网本的种种内在缺陷就开始无情地暴露了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当然是性能上的不足,上网本基本上只能应付上网和简单办公,对于高品质的影音、游戏等娱乐需求就无法应付了。不仅如此,由于体积的限制,上网本很难长时间使用,这使得它只能成为家庭用户的“备用计算机”,而不能担纲主打。对于电脑普及率很高的欧美市场来说,这只不过是个小问题;但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用户还倾向于只购买一台电脑,上网本这种性能上的先天缺陷就被放大了。今夏,各大PC厂商之所以主推上网本的意愿不坚决、不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游的英特尔和AMD两家厂商在超轻薄这个未来笔记本的最大卖点上找到了新的平台化武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英特尔的ULV(超低电压处理器)平台。截止5月底,宏基、华硕、联想、惠普等都相继上市或是公布了其采用ULV处理器的产品计划,由于英特尔未对该平台作出限制,超轻薄笔记本的外观尺寸极为丰富,12、13、14、15英寸的产品都有,但同时仍然能够保持和上网本相媲美甚至是比上网本更好的轻薄体积。并且,其初始的最低市场定价只比上网本贵1000元左右,但性能却全面提升到了入门级单核处理器的台式机的水平,待机时间则可以延长一倍以上。这些优点集合到一起,对上网本形成了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因此PC厂商纷纷看好ULV平台笔记本类产品的市场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