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秦 毅
4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了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1%,比去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6.1%相距2009年全年GDP增长8%的目标,还差1.9%。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忧虑,对经济复苏的乐观、欢喜投射着关注经济指标的“经济学家们”的表情。任何困难都将在回忆中成为车辙上的浮尘,而历史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或许这个时候正是我们换一种心态看GDP的时候,无论它是1.9%还是8%。 日前,白岩松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以自己的故事阐述了中国梦。白岩松动情地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边远小城的绝望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让个人的命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而除他之外,还有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这样的梦想。 岩松表述的中国梦很亲切也很励志,这种亲和力和感染力来源于中国梦的魂——个人命运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快速的、全民的,更是清晰可见的。对普通百姓来说,自己餐桌上的变化、邻家新房的装饰以及亲朋好友的悲喜更值得关注,而GDP的数值仅仅是对自己判断的印证,准与不准还在其次。 岩松在耶鲁大学阐释中国梦,我们就不得不提及美国梦。美国之所以能成为移民之国,一些人宁愿偷渡也要“赖”在美国,美国梦的作用不容忽视。美国给了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这种均等是受限制的均等,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对个体的尊重。 据说岩松的讲演让耶鲁女生倾倒,除了幽默、风趣之处,个人故事的展示绝对为讲演增辉。中国梦如果只停留在数据上,那个梦就难以多姿多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