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灾区建材价格疯涨是谁之过 |
2009-05-04 |
|
本报记者 姜志燕 时入深冬,寒流来袭,却惊闻比寒流更让人寒冷的消息,地震灾区建材的价格疯涨。如果说寒流让人身冷,此消息则让人心冷。建材价格的疯涨,固然有重建对建材的需求量较大,当地生产供给能力不足等原因,但部分地方官员一味追求政绩、建材生产商、销售商家不择手段地敛财是主要原因。 参与涨价的建材生产商和经销商的此次表现,实在令建材行业蒙羞。为了获取不正当利润,在市场供给不足、灾区重建大规模展开之际,他们坐地抬高建材价格,致使水泥、钢材、河沙等与重建相关的建材,几乎都几倍地上涨。更有部分奸商不但在明面上涨价,还在暗地里还以次充好、缺斤少两,使已经疯涨的建材价格变相再上涨。时至今日,仍有好心人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汇来款项,为支持灾区重建献爱心。而作为灾区同胞的建材商人,却巧取豪夺,变相私吞国家给百姓建房的补助款。灾区百姓的经济状况,本已脆弱不堪,怎能承受得起建材疯涨带来的经济压力? 更令人心寒的是,奸商不但疯狂抬高建材价格,还向灾区倾销质量较差的建材。以钢材为例,四川省质监局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对建筑用钢材的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其合格率仅为67.2%。而建筑用钢材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和桥梁等工程建筑中,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发国难财的行为,真为天理、国法所不容! 部分地方官员的急功近利也是造成建材价格疯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媒体报道,当地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在春节前完成30%左右农房重建指标的文件,而且要求,在春节前60%的农房建设要动工。指标以任务的形式下达到各乡镇,乡镇又将其分解后下达到村,以至于一些乡镇驻村干部为完成指标任务,强令村干部组织农民购买建材。而抢购建材的结果必然是给奸商可乘之机,让老百姓吃亏。 地方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主要责任是做好服务和引导工作,同时监管建材市场秩序,帮百姓把好质量关,做好各种所能尽到的职责。如果把民房重建时间的选择权交给老百姓,相信不会出现建材疯长的情况。 笔者建议,今后,当地政府应及时了解灾区建材供需情况,并向外公示。采取招标的办法,设立优质企业定点专供项目,大力引进有责任心的建材企业。同时,让物价部门对建材市场价格进行严格控制,要求所有建材生产企业必须建立销售登记明细账制度,按时、按实对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流向等情况进行明细登记,以备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疯狂涨价行为,一旦发现随意涨价的奸商则严惩。此外,政府要引导、帮助本地建材生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能力,早日实现本地生产、供应建材。 相信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关注下,当地政府进行多方治理后,建材价格回归正常并非难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