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万亿元投资出详解 民生建设居首位 |
2009-05-04 |
|
本报记者 安领弟
11月2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介绍了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及落实情况。
1000亿投资已大体落实到项目
张平表示,今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的1000亿元投资,现在已经下达的计划超过了40%。 张平说,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有关省、市、区,在“十一五”规划安排的项目中,以及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的项目中,选择了一些项目,确定了1000亿元投资的安排方向。在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努力下,目前,这1000亿元的投资已经大体落实到项目,现在已经下达的计划超过了40%。 张平介绍,中央安排的1000亿元的投资方向有: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以及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尚未下达到计划的部分,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安排工作,力争尽快下达、安排到项目,尽快发挥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
4万亿元投资不会形成重复建设
张平还详细介绍了4万亿元的投资方向,并表示,4万亿元投资不会形成重复建设,更不会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张平说,4万亿元的投资方向大体是这样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投入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投入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投入400亿元;生态环境这方面的投资投入3500亿元;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投入1600亿元;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投入1万亿元。 张平表示,从这几组数字可以看出,这次的投资方向,第一是民生工程;第二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第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建设;第五是生态保护、保护环境的建设;第六是用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其中,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低”(注:即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产业)的投资。
在建项目申请投资要以“新面孔”说话
张平认为,为了更快、更准地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在落实投资时选择了一些在建项目,也选择了一些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但选择时不是看项目的“老面孔”,而是以项目的“新面孔”来衡量。 张平说,以前的一些工程,因为投资少,其建设速度比较慢,拖延的时间很长。现在,我们扩大投资就可以大大增加投资力度,加快这些工程的建设进度;有些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但是由于投资没落实而无法开工。现在,项目有了投资,可以很快开工。再有一些规划中的项目,比如廉租住房建设。我国现在约有700多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需要解决,中央政府采取了补贴的办法,鼓励省、市、县加快廉租住房建设。今年,原计划安排20亿元的中央政府投资。按照这样的进度,廉租住房的建设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中央第四季度新增的1000亿元投资中,安排了75亿元用于廉租住房的建设。就廉租住房建设本身来说,它是一副“老面孔”,但是我们安排的投资项目都是一些“新面孔”。
中央派出24个检查组监督资金落实
张平说,为了确保投资落实到项目,各省市监管部门要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坚持按程序办事,阳光操作;同时,加强监督检查。 张平还透漏,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了24个检查组,每个检查组都有一位副部级干部带队,分赴到各个省加强督促检查。当然,各个省也会采取同样的办法加强监督检查。我们在工作的部署中明确了各方面的纪律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将严格按程序办事,在事后检查时绝不遗漏任何一个项目、一个细节,发现问题则严惩不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