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建筑文化遗产 守望民族精神家园 |
2009-05-04 |
|
本报记者 安领弟
11月8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代表、规划师代表和建筑师代表围绕城镇化中的民族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这一主题展开了研讨和交流。论坛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
“修旧如旧”的提法不准确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专家马炳坚对古建筑“修旧如旧”的提法表示质疑。他认为,“修旧如旧”不是我国文物法的准确提法,很容易引起歧义。“旧”字指的究竟是“原来的样子”还是“破旧的样子”?如果是后者,那就不是古建筑的原状,而是现状。现状不是我们要保护的状态。古建筑修缮的目的是使它恢复原状,“修旧如旧”的说法则混淆了原状和现状。
城市发展进程中 建筑文化的迷失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李先逵教授认为,当前,我国不少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把旧城看作阻碍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优秀传统建筑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城市文脉中断,城市特色缺失。 李先逵表示,旧城中的历史街区和传统历史建筑,包括大量普通民居以及乡土建筑,在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建议,应保护好这些城市记忆载体。建在旧城范围内的新建筑,在外形、体量、色彩等方面应与传统建筑相协调;新城区的建设项目,可以现代一些,但仍然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做到新区与旧城交相辉映,使整个城市具有和谐美。
科技创新为民族建筑 披上环保“绿衣”
如何让民族建筑文化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得到传承与创新,是摆在建筑、建材企业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北京楚之园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学明带领技术人员长期致力于环保涂料的研究与开发。他说道,其实我们祖先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油漆了。那时候的油漆是用干性油和天然树脂炼制成的。随着化工时代的到来,各种合成树脂漆出现了,这些新型涂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开发天然油漆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节能环保。楚之园研发的木蜡油,是一种以天然植物提取物、蜜蜂蜡等为溶剂,用天然矿石颜料打造的绿色环保、多功能涂料,目前已经为中南海、故宫、北京友谊宾馆、九华山庄等古建筑、仿古建筑提供了环保涂料整体解决方案。
企业成为古建筑 保护、修复的重要力量
论坛主办方还颁发了中国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和中国民族建筑事业优秀人物奖。获奖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建筑企业的工程师、建筑师和技师。这充分显示出建筑企业在保护民族建筑文化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在临海古城墙全面整修过程中,根据古城墙修筑的历史,对每个朝代不同的砌造技术与砌造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过细致的整修,既恢复了城墙的历史风貌,又凸显了城墙的江南特色。 建筑企业正在成为助推我国民族建筑保护与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