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奥运会给了北京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北京也抓住机遇,加快了国际化进程。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奥运会圆满落幕,7年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北京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焦点是,奥运会之后,北京的城市规划将如何布局?未来的北京,究竟会走向何方?
首都东扩 主倡者:卞洪登
观点:首都东扩和环渤海发展是奥运会之后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将国务院及分散办公的各大部委移到通州以东,在北京东部建立集中办公的国家行政中心,让北京成为环渤海核心区的组成部分,与天津、唐山、廊坊、承德、秦皇岛等城市的发展相互衔接,最终形成一个拥有5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000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首都东扩和环渤海地区发展是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卞洪登在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上提出,首都东扩是北京下一个发展亮点。他说,首都东扩的使命是将北京、天津、唐山、廊坊、承德、秦皇岛等地区的近200个乡镇演变为200个卫星城,让15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让北京成为环渤海核心区的组成部分,最终形成一个拥有5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000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 早在2003年,卞洪登就提出了首都东扩的观点。卞洪登说,当时提出首都东扩是为了解决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堵车问题。如今再次提出这个观点,是为了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寻找一个经济增长点,为拉动内需找一个突破口。 卞洪登认为,北京在国际化进程中还存在10个尚待解决的问题:第一,首都变“首堵”,空气污染严重。第二,北京众多低速行驶的车辆油耗高、机械磨损严重,维修负担日益加重。第三,北京二环路内规划布局不合理,功能区太多,这是人口和车辆拥挤于此的根源之一。第四,北京空间太小,行人、车辆拥挤严重,建筑密度过大。第五,城乡差别太大,广大农民享受不到更多奥运会带来的收益。第六,地价、房价高,竞争力降低。第七,规划不合理,短期行为多,老旧市政工程改造难。第八,首都尚不具备提供全天候服务的条件。第九,国家机关保密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第十,党中央与国务院同在中南海办公,存在安全隐患。他认为,在东部建立集中办公的国家行政中心是解决上述称之为“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说这样就可以“调虎离山”,把市中心部分车辆分流到东部,从而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问题。 首都东扩方案最关注的是环渤海经济圈交通的整体性。他认为,第一步要在北京东部建立公路、铁路交通网,将北京、天津、唐山、廊坊、承德、秦皇岛6个城市之间的乡镇连起来,促使它们加快城市化进程。第二步是让6个城市的交通“下海”,通过海上双体客轮运输,将这6个城市与渤海湾内的营口、大连、东营、烟台、威海等港口相连,然后与朝鲜开城、韩国仁川直接通航,把渤海、黄海变成东北亚的“内湖”,最终形成跨国运营的水陆高速交通网。
北京西进
首倡者:梁思成 最新倡导者:北京西部5区政府 观点:北京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应将整个老城区留下,在公主坟、月坛一带建立新城区的中心区,并引导城市建设向西发展。将石景山、门城、丰台西北地区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升北京西南地区的定位高度;以永定河综合开发治理为突破口,加快北京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速度;以建设京西中央商务区为重点,加快区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极力建议,以公主坟为核心,在京西规划北京新城。
北京东扩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另外一个声音也越来越强。 新中国成立之后定都北京,首都百废待兴。在制订北京市的总体规划方案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案,其中之一便是著名的“梁陈方案”。梁思成、陈占祥等建筑大师认为:北京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应将整个北京老城区留下,在公主坟、月坛一带建立北京新城的中心区,并引导城市建设向西发展。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梁、陈两位大师的建议最终没被采纳,历史上留下了梁思成泪洒古城楼的哀伤一幕。几十年后,借着发展后奥运经济的东风,发展北京西南部地区的呼声再度响起。 10月30日召开的第二届首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构想,即在北京西南部地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并且提出在石景山—门城—首钢—丰台西北这一区域内建设京西中央商务区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认同。他们认为,随着首钢涉钢部分的搬迁、永定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新南站经济圈的形成,北京西南地区的后期优势将日益凸显。 早在几年前,首钢筹备搬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声音传出:随着首钢的迁址,北京西南地区将会腾出30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家行政中心将有可能西移。但北京西南地区究竟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目前还没有定论。 《首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北京西南5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在历史上为首都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改革开放30年来,西南5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近年来首都西南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北京东部和北部地区相比,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区域间的不平衡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市政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能够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和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缺失;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对西南生态涵养区建设的扶持政策不完善等。 为了缩小与东部、北部的差距,在深入剖析了制约北京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后,论坛提出了目前是加快北京西南地区经济发展重要机遇的说法。与会专家认为,奥运会后,北京将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步伐,为首都西南地区的发展创造机遇,使其具备更多的城市功能。奥运会后,北京的经济加速向服务型、创意型、总部型发展,为首都西南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条件。首钢涉钢部分实施搬迁调整,进一步加快了首都西南地区经济转型的步伐。京津冀都市圈合作发展加快,首都西南地区在区域合作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凸显,这将进一步推动北京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北京市石景山区长周茂非也在论坛上提出了推进京西南地区发展的三大战略构想:一是将石景山、门城、丰台西北地区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升北京西南地区的定位高度;二是以永定河综合开发治理为突破口,加快北京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三是以建设京西中央商务区为重点,加快区域产业转型与升级。 种种内在优势和外在条件都为首都西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石景山区政协副主席赵琦表示,2012年之前,在京西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构想将处于规划制定阶段,到2020年,这一构想才有可能基本成形。
精细发展 主倡者:吕斌 朱铁臻
观点:城市要精细化发展。不扩张不等于不发展,城市的发展应该做到空间优化、内容升级,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发展,城市不能进行盲目扩张和粗犷式发展。
不断扩张的北京城,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
城市不是静止的,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应该随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和步伐不断调整。针对首都东扩和城市西移这两种说法,卞洪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这两种提法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就是要扩大城市空间。 他认为,城市的发展不能以静制变,而应该以变应变。卞洪登分析,北京向北是山区,发展空间有限,同时,亚运会园区和奥运会园区的建设已经占去京北大部分发展空间;北京西部离山区最近,这个地方适于建军事机构,因此军事中心可以向这里搬迁;北京南部有一个南苑机场,需要给机场留出滑翔的区域空间,因此这里不适合建高楼。综合考虑,北京向东部地区延伸的条件最完备。卞洪登指出,京津高速铁路今年7月1日通车,京津两地的时间距离缩短到半个小时,这说明首都东扩的战略已经在交通领域率先实施了。另外,最近有报道称,通州地区将建造北京第一高楼,卞洪登认为这也是首都东扩的信号之一。 对于北京西南5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要打造城市副中心的观点,卞洪登表示,自己并不反对北京向西扩张,只是认为西部离山区近,只适合建军事基地。他说,当年梁思成先生提出北京新城中心向西移,首先考虑的是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其次考虑的是军事安全。如今再提西扩,就与海洋经济、国际化经济的大趋势相悖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首都都在向离海洋近的方向扩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吕斌教授听到首都东扩这一提法时,第一反应是觉得这种提法不太准确,主要是概念不对。但他认为,如果说首都圈东扩,他还是可以接受的。他也认为,北京东部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因为东部地势比较平坦,且与天津对接很便利。他说,可以用首都圈来承载一部分首都的功能,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主张城市要精细化发展。他说,不扩张不等于不发展,城市的发展应该做到空间优化、内容升级,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的发展,城市不能进行粗犷式发展。对于西南5区欲联手打造城市副中心的想法,他觉得完全赞同。他说首都应该有副中心,而且应该不只有一个。他认为如果让中央机关搬迁,他们可能宁可选择西部,因为首钢搬迁后,西部产业比较少,而东边则过于热闹。总体来说,西部是生态保护区域,容量虽然不大,但依然有很大的潜力,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符合西部的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朱铁臻则明确反对卞洪登关于首都东扩的提法。他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切实际、没有理论依据的。他表示,城市的发展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考虑,北京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定局,首都东扩根本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对于卞洪登的“打造世界最大都市”的设想,他更加不认同。他说,把北京建成世界最大的城市根本没必要,目前的北京已经够大了。他认为,北京要发展应该先提高城市质量,提高城市素质。未来的北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改革开放上下工夫,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不应该贪大求全,应该精细发展,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文化建设,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让贫困人群得到关注。因此,目前北京根本不必谈什么东扩或西扩。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相关部门就已经提出了要统筹发展北京城的要求,并对11个新城的发展作出了规划部署。那么,奥运会之后首都北京究竟该如何发展,依然要等时间来揭晓答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