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评估奥运场馆国际体育建筑设计论坛在京召开 |
2009-05-04 |
|
文/本报记者 马生泓
国际体育建筑设计论坛暨国际建协体育与休闲建筑工作组年会于2008年10月24日~2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体育与休闲建筑工作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及《建筑技术及设计》杂志承办。本次会议既是国际建协关于体育与休闲建筑工作组的年度会议,也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由国际建协与中国建筑学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举办的首次会议,旨在介绍北京奥运场馆的设计与使用,评估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情况。国际建筑师协会体育与休闲工作组的22名专家委员及来自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场馆和第30届伦敦奥运会场馆的设计师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体育建筑设计的方向与未来发展。 中国建筑学会宋春华理事长以及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Louise Cox女士应邀参加了会议。Louise Cox女士表示,奥运期间,她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奥运会,特别是在观看马拉松比赛时,她能从空中领略到北京的城市与建筑。她说:“奥运会是每个城市向世界展示其建筑、风范、风俗、传统与历史的很好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政府促进城市基建发展,完善交通网络,借此向世界展示其成就的机会。对建筑师来说,这是展示其建筑设计的成熟性,借建筑反映奥林匹克运动的主题,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提供便利和完善设施的好机会。而且,奥运会所带来的一些东西将成为这个城市的世界遗产。”国际建协体育与休闲建筑工作组理事Ian Mckenzie先生对都灵工作组会议的主要体育设施、主要赛事及城市质量作了总结。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体育与休闲建筑工作组终身主席Geraint John先生回顾了整个奥运场馆的建设历史。作为第30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伦敦,其奥运场馆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正在如期开展。伦敦奥组委设计部主席Derek Wilson 先生介绍了伦敦奥运场馆规划和主场馆设计。 本次会议对北京奥运会的几个主要场馆的设计及后奥运会时代的体育建筑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对大型体育建筑设计的管理、赛后营运模式做了探讨。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先生、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岩先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先生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主题演讲。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庄惟敏院长在演讲中特别提出,对于奥运场馆,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使用者的满意度。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其社会意义,即它是不是带来了体育场馆新的设计理念,对以后有无借鉴意义,它的社会效益怎么样,后奥运时代赛利用得如何,它会不会变成一个政府的财政窟窿等问题都是值得关注的。而作为建筑师,我们更强调将象征体育的力量和拼搏精神融入建筑设计理念中,体现体育建筑的内容与体育精神。庄惟民强调,面对奥运遗产,作为建筑师,更关心的是建筑的使用后评估。 本次会议历时两天,主办方还安排参会的中外嘉宾参观国家射击馆、国家篮球馆、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等奥运场馆。几位参与过主要场馆设计的建筑师,如祁斌、李岩、李兴钢等到场馆现场为与会嘉宾介绍场馆的设计。 本次会议是对北京奥运场馆设计的一次总结和经验的交流,同时也让人们对下一届伦敦奥运会场馆建筑设计充满期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