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那些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奥运场馆,在16天的赛期中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奥运圣火熄灭之后,这些场馆已经成为北京新增的标志性景观。 据了解,仅国家体育场一个场馆,奥运结束之后每年的维护成本都将达到5000万到7000万元人民币,加上建设贷款生成的每年8000万元利息,国家体育场一年运转的成本就将超过1.3亿元。
最大收入: 出让冠名权和出售豪华包厢
从历届奥运会的经验看,在奥运场馆奥运会后的商业化经营中,无形资产开发收入被认为是最大的收入来源。无形资产的核心,就是冠名权和豪华包厢。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和产业教研室主任林显鹏日前在媒体撰文表示,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活动中,以出让体育场馆冠名权、出售豪华包厢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开发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70%的大型体育场馆都售出了冠名权。 林显鹏认为,北京奥运会场馆在出让冠名权和豪华包厢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北京奥运会场馆在建设规格和档次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其次,北京正在发展总部经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大公司落户北京,奥运会场馆冠名权和豪华包厢是企业宣传自我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平台。
另一收入: 与职业俱乐部合作
美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经验表明,奥运场馆赛后的第二个主要收入来源是与职业体育赛事相结合,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和投资者。 美国城市决策部门在二战以后不惜长期投入重金为职业体育俱乐部修建大型体育场馆,由此形成了PPP模式,即发展与职业体育俱乐部相互协作的政府与私人企业伙伴关系。林显鹏表示,这种合作方式有以下特点:首先,政府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收回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其次,场馆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得政府不再介入具体经营事务,避免了经营风险,也避免了大量维护费用的支出;最后,大型体育场馆为职业体育俱乐部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开发活动平台,增加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财富,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奥运场馆赛后经营的第三个途径是积极吸引和承接各类大型体育、文化、商贸、娱乐活动,使奥运场馆区域成为多功能大型活动中心。水立方就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文一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