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李德权 李娇
今年上半年,本报曾以“黑龙江克山县积极探索泥草房改造新途径”为题,刊登了克山县泥草房改造示范村镇的相关报道。时隔数月,新兴村改造进展情况如何?怀揣着关注与牵挂,记者再次走访了泥草房改造示范村新兴村。
多措并举 在推进中求平稳
今年以来,克山县泥草房改造示范村镇新兴村认真落实黑龙江省泥草房改造工作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乡村布局规划,积极筹建改造,对于新兴村泥草房改造的进展情况,工作推进小组总负责人宋金贵告诉记者:“泥草房的整体改造采取了根据村民不同情况不同需求,多向选择,逐层推进的三个步骤。一是有经济能力兴建住宅楼的农户,村民个人出资8万元,同时由村集体一次性补助5万元;二是翻建节能型住宅房的农户,个人出资5.5万元,由村集体一次性补助2.5万元;三是有困难的农户翻建自有住房,由村集体一次性补助现金5000元,现金以外的补贴由村集体以工和实物的方式解决。” 作为首批迁入二层新居的村民,李更义站在自家门前格外高兴。自从入住新居,他们一家人每天都感受着居住条件改善所带来的便捷和舒心。面对记者,李更义指着室内洁净的厨房和设备一应俱全的卫生间说:“家里几代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原来几乎没有感受过城里先进的居住条件,挺羡慕的。现在村里为我们盖起了小楼,上下水都方便。特别是家里的老人,又高兴又新奇,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住起来和城里没啥两样了。” 据了解,李更义所居住的楼房,是由村里出资补助5万元,村民个人出资8万元共同兴建的。新兴村已经建成7栋这样的两层住宅楼,每栋楼的建筑面积都在230平方米左右,计划中25栋款式相同的住宅楼正在筹建之中。
以人为本 普及惠民政策
新兴村目前共有326户村民,其中绝大部分是种田的农民。尽管表面情况看似相同,但实际却存在经济收入上的差距,面对家境参差不齐的农家,改造村镇面貌仅靠高调激进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曾让村支书宋金贵一度困惑。今年初,伴随着第一批两层住宅楼区的破土动工,建筑面积总计1.3万平方米的104个红瓦砖房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村民王华佰告诉记者,他家就是通过接受政府出钱2万多元,自个儿又添了5万元,得到了这个130平方米的大房子。他自豪地说:“虽然俺家条件不算富裕,属于住房第二类扶助对象,但有政府和村里帮助,俺们跟上国家的好政策,用不了几年,也能住上个小二楼。” 采访中,记者在一户村民门前驻足,穿过数米的果菜小园,一座七成新的砖房立于眼前。宋金贵告诉我们,这里住着两户村民,他们都是经济条件落后的贫困家庭。在这次房改行动中,他们没有经济能力搬迁新居,但是,经过村里工作小组研究决定,把他们安置在了第一二类村民所留下的闲置砖房里,这样就使他们从居住数年低矮简陋的小房子里走出来,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贫困户家庭的居住水平也得到了小幅度提高。 除此之外,乡村廉租房工程也已启用,主要是针对年龄偏大的村民及特困人群。同时,村里充分考虑到村民的意愿,对无条件迁居或是不愿搬迁的住户,村里将积极引导其自行修缮,并由村里出资5000元作为费用。截至目前,新兴村已维修房屋47户,切实满足了百姓需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