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铁十八局集团把施工一线当成培养精英的摇篮 本报记者 李佳
中铁十八局集团传承了铁道兵的硬朗作风,擅打硬仗,在重大工程、难点工程中屡创佳绩,在业内被称为铁军。铁军中有不少技术水平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退伍兵,他们有的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青年突击队手,先后在几十项国家和地方工程项目中为团队赢得荣誉。他们验证了十八局坚持不懈地走在实践中检验人才、选拔人才的路线是正确的。 老唐,是1984年兵改工后来到集团的一名退伍工程兵。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多年来在部队养成的勤劳、坚忍的优良作风并没有改变,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也没有变。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铁道建筑工程和普通建筑工程不一样,劳动强度更大,施工环境更差,工程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对老唐来说,以前在部队学到的理论知识搞搞土建还行,要想干这样大的工程,一切都得在实践中从头学起。 于是,老唐下定决心要把铁道施工技术学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都有一股永不服输、勇于拼搏的精神。一次,某项目进行隧道施工时遇到塌方,需及时排除险情。当时,公司特别请来国外专家现场指导,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先找专业人员作地质勘察报告,然后加强支护,避免抢险时出现再塌方情况,最后才实施喷锚,确保掘进安全。这些步骤引起了老唐的注意,他细心请教专家,并详细记录要点,掌握了隧道塌方的处理技术。此后,他又在洛阳湛江铁路、清水隧道工程中练就了一身硬本领:不但会看图纸指导施工,还具备了较强的管理能力,很快被提拔为施工队长。现在,他已是铁军队伍的主力队员,也是一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精英人才。 该集团人力资源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把一线工地当作培养人、锻炼人的基地,一直是十八局培育精英人才的秘方。他说,是不是精英,拉到工地上一检验便知。老唐就是他们在实践中检验出来的。这是十八局选拔人才的特点,不看学历,不论出身,就是要把他放到工地上检验,如果能力强,就一定会脱颖而出。 培养退伍兵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点理论基础都没有也不能成为铁军队员。为此,十八局特别开设了退伍兵培训班,毕业合格可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提拔为管理干部,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他们当中的突出者现在已在科技创新、经营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譬如,在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试验段施工项目中,公司成立了科技攻关组,其组成成员中就有不少经过专业培训的退伍兵。公司专门拨出科研经费,鼓励他们改进施工工艺。现在,经过他们改良后的工程机械都得到有效应用,工程日进度连续突破千米大关,并连创机械面最高日产340米、人工面最高日产230米、平均日进618米的高产纪录。由他们共同研发的无碴轨道路基施工技术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其他项目部树立了科技创新的样板。 国有企业技术工人短缺是普遍性问题,而中铁十八局注重培养退伍兵,用他们冲锋陷阵,带领职工打下一个个攻坚战,打造出一支精干稳定的铁军队伍,为各分公司输送了一大批精英人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