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焚烧垃圾飞灰处理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 首条终试线将于明年 |
2009-05-05 |
|
本报讯 (记者 刘魁) 经过3年的努力,北京市已经完成焚烧垃圾飞灰处理技术的各项试验工作。用处理后无污染的焚烧飞灰充当水泥原料的国内第一条终试线将于明年建成,2010年有望形成产业化规模。这标志着困扰首都乃至全国许多城市多年的一大难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据了解,随着首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都会出现包括建筑垃圾在内的大量垃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北京市民每天人均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就高达1000克左右,全市日产生垃圾总量为1600万千克左右。如此大量的生活垃圾,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势必会污染环境,影响市民生活。为了消纳不断产生的垃圾,北京市四周先后修建了大量填埋场和多个焚烧厂。尽管填埋手段简单易行,但由于修建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目前,北京市四周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闲土地供使用,所以,有关部门只好将处理大量垃圾的重任委托焚烧厂来完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人们发现生活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不但会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气体,还会产生内部含有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的飞灰和灰渣。 为了解决焚烧垃圾出现的飞灰污染及利用飞灰制作水泥原料的技术难题,首都建材科研技术人员于2005年开始攻关。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了实验室各项试验,正在进行产品终试前的准备工作,用处理后无污染的焚烧飞灰充当水泥原料的第一条终试线将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建成,2010年有望形成产业化规模。届时,利用生活垃圾焚烧技术获取热能和热值进行发电,利用垃圾燃烧过程中出现的飞灰和灰渣,通过水洗和高温处理的办法生产水泥原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现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