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县奉国寺》 我国辽代木构建筑学术新篇章 |
2009-05-05 |
|
本报记者 安领弟
辽宁锦州义县奉国寺与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堪称我国辽代木构建筑的典范,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7月11日,由辽宁锦州义县政府和北京建筑设计院主办的中国传统建筑经典丛书《义县奉国寺》首发式暨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在锦州义县举行。该书的出版表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个案的整理和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明确奉国寺在古代建筑史上的主导地位
辽代建筑代表着中国建筑的最高技术水平,其在时间跨度上与北宋同期,且受到宋代建筑技术与规范方面的影响,而在文化价值观上又兼有唐代遗风,因此是研究唐宋建筑发展变化乃至文化形态衍变的关键环节。 辽代建筑中,奉国寺可谓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它坐落于辽宁锦州义县城内东北区域,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其建筑群的主要遗存为大雄殿,是国内现存最古老最庞大的佛殿。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十椽,建筑通高19.93米,殿身矗立于高大的砖砌阶基之上,殿内佛坛之上有彩塑“过去七佛”。中央佛最高,为8.6米,每尊主像前分别塑有菩萨像,最高为2.7米。殿内部梁枋、斗栱上犹存数量可观的辽代彩画,总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其中42幅飞天彩画因建筑构件的特定绘画空间而有特殊的画面布局,虽夸张变形但却保持了视觉上的流畅与自然,较为完整地展示了辽宋时代建筑彩画的典型样式和独到的艺术手法。大殿、七佛以及建筑彩画世称奉国寺三绝,均属中国古代建筑史、美术史上的无价之宝。 《义县奉国寺》一书以近年来最新的实地测绘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历史文献梳理、实测数据采集与分析和建筑设计手法与理念等方面入手,对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建筑艺术及技术水平等课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地探讨,阐释了该建筑的结构特点、建筑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明确了奉国寺建筑主体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为中国建筑杰作树碑立传
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史中,对于辽代木构建筑实例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此前,相关书籍只有1966年出版的《应县木塔》、2007年出版的《蓟县独乐寺》,因此《义县奉国寺》的出版推进了对于古代经典建筑个案的研究工作。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首发式上表示,辽代木构建筑义县奉国寺、天津蓟县独乐寺与山西应县木塔在世界建筑史上理应占据重要地位。在过去,由于建筑历史学研究在我国还是仅有不足70年历史的新兴学科,目前主要完成的是建筑通史的编撰工作,而建筑实例的重点研究与评述工作,迄今只有已故建筑史家陈明达先生所著《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等不多的几本专著。《义县奉国寺》的出版,使得辽代三大建筑从此都有了一部集科学性、资料性与文化启蒙意义的专著,由此将“为中国建筑杰作树碑立传”的工作纳入到正常的可掌控的工作日程中来。 单霁翔在会上说道,数年前,他在造访奉国寺的时候,深为其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所震撼。他希望今后能以此书为起点,配合辽代木构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除已经出版的《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义县奉国寺》外,还要把新城开善寺、来源阁院寺和大同上下华严寺等也列入考察、测绘和出版计划,形成一套完整的辽代木构建筑系列丛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