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爱绘出生命的弧线——中联重科抗震救灾先遣队纪事 |
2009-05-05 |
|
记者 赵刚 通讯员 吴佳 聂尧
“胡锦涛总书记刚刚离开我们这里!”5月16日15时许,汶县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的北川中学救援现场传来中联重科抗震救灾先遣队负责人李俊红沙哑的声音。接着,李俊红告诉记者,截止目前,他们与现场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密切配合,已成功地从北川中学的废墟中解救出20名幸存者。 5月14日凌晨,李俊红率队驾驶10台大吨位汽车吊开进北川中学救援现场。6时许,吊臂划出第一条生命的弧线。至当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到达北川中学救援现场时,他们已成功地解救出2名幸存者。 救援现场,设备奇缺!6台中联汽车吊是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投入救援的全部起重设备。吊臂绘出的每一条弧线,都可能意味着挽留一个鲜活的生命。从进入现场到记者至电,李俊红和他的救灾先遣队员们一直连续作业……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突如其来的地震波摇晃着川西大地。汶川大地震的噩耗随电波传向全国。 5月12日晚,长沙,中联重科总部灯火通明。 中联重科高层管理者按照远在外地的詹纯新董事长指示,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简短的会议迅速形成决议:一是为抢时间,由中联四川分公司组成先遣队,就地反租客户设备迅即开往灾区;二是由总部调出28台救援设备,从长沙开往灾区。 救灾先遣队务必于次日下午2时前开赴救灾前线,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中联全额承担。 5月12日22:09分,成都,中联重科四川分公司所在地。 接到总部指令,四川分公司李俊红经理丝毫不敢怠慢,他将麾下人员兵分两路:分公司岳建章助理组织营销、服务代表负责联系成都客户,落实车辆;自己则负责与四川省抗震救灾机构沟通。 2时30分,李俊红与中联重科成都地区营销代表陈新力驱车急驶四川省政府大院,找到四川省政府领导请缨出征地震灾区。 四川省政府领导随即指示交通部门负责人向中联重科救灾先遣队签发车辆进入灾区的通行证。 5月13日,清早,四川分公司几部电话座机、手机响个不停。一台台汽车吊向这里集结。 12时30分,一夜又半日没合眼的李俊红接到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电话,通知他立即赶往省政府出席救灾工作紧急会议。中联重科是唯一一家受邀出席四川省府高层抗震救灾会议的企业。 14时,征调来的10台中联重科汽车起重机全部集结到位,先遣队发车开赴救灾前线。 14日凌晨3时,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县。 顶着不时发生的余震,冒着随着可能车毁人亡的危险,经过13个小时的辗转颠簸,李俊红、岳建章、陈新力、魏程宇等首批中联重科抗震救灾先遣队队员终于来到被地震严重破坏的北川县县城外围。 6时,按照北川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4台起重机投入打通北川中学至县城间2.5公里的道路,6台起重机进入北川中学配合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对埋在废墟下的师生进行救援。 中联重科抗震救灾先遣队的到来,为北川中学救援现场注入了钢铁的力量,大大提高了现场的救援能力,加快了救援进度。在救援现场,人们将中联重科先遣队称为救援的“铁甲师”。随着中联重科起重机吊臂的一次次挥动,一块块压在幸存者身上的重负被掀去,为幸存者擎起了新的生命的天空。 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自视察并指导救援的北川中学,中联重科抗震救灾先遣队员与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密切配合,及时挽救了20名掩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的生命!50多个小时的不眠不休,中联重科抗震救灾先遣队员用无数条弧线画出了一个大型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画出了先遣队员及中联重科上下全体员工的至情大爱。 5月16日,北京。记者拨通中联重科总部电话。 中联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由长沙出发携带工程起重机、环卫机械、专用车辆、土方机械等共计28台套的救援设备的一路中联重科抗震救灾队伍已过阿坝,即将进入同为地震灾区的理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