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刘魁
作为我国建筑装饰行业近年来积极倡导并推广的一种施工模式,采用集成方式实现“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具有工期快、质量好、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情况如何呢?近日,几位长期在一线从事建筑装修的企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的比例还很低,即便是在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的比例也不足30%。究其原因,与我国市场环境和企业技术水平及某些业主的态度有关。
建筑标准化水平较低
按照专家的解释,工厂化装修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所有部品工厂化生产;二是大规模流水线作业;三是现场施工装配化。其大致工艺流程是将一栋或多栋建筑物里所需要的家具、门窗、厨卫用品、墙顶地饰品等建筑部品,在专业工厂流水线上,按照统一技术标准规范生产加工,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要想实现上述计划,前提是建筑物的一些指标要标准统一,如门窗洞口的大小、厨卫各种管道的规格等。由于我国各类建筑物目前没有统一的制式标准,就出现了一种户型一个样式的情况。另外,由于施工技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各种误差,经常发生一个户型甚至一个房间里的门窗洞口都不一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想完全实现工厂化生产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景象,装修公司的设计师,不但要用卷尺将所负责的工程项目的门窗洞口逐一测量,还要为每樘门编上号码,以防发生错位现象。同时,相当数量的装修产品,虽然是在工厂车间里生产加工好后运到工地的,但由于制式规格不统一,与理想中的集成化装修目标相差甚远。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工程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建筑方面的最大差别就是某些方面的标准化水平低。而这个原因,直接影响到工厂化生产的推广普及率。”
多种因素制约工厂化发展
据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装修,将近60%以上的施工比例都应该是在工厂基地里完成的。这种依托现代制造技术和企业管理而产生的模式,虽然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被公认为是装修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因为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设施都属于施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前期投入,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资金成本、人员管理、工艺技术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截至到目前,相当部分的装修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各自的工厂基地。他们或者依旧采用传统施工办法,让工人们在现场制作一切;或者与某些家具厂、门窗厂进行合作,来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北京一家装饰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在北京建立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工厂基地,怎么也得花费一两千万元。这么大的资金投入,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应付的。而采取其他手段照样可以满足客户要求,何乐而不为呀!” 另外,我国流行多年的古建装饰行业,在实现工厂化生产方面也有相当难度。据北京怀柔某古建公司项目经理介绍,在为北京市众多古建项目装修过程中,从来没有实现过工厂化生产,“我们这一行,追求的就是按照传统技法施工,所有木工活儿和油漆彩绘,一律都要在现场制作完成,想提前在工厂里生产好再运到工地组装根本不可能。”
业主为节约成本找厂家定制
在北京市中心某大型公建项目工地,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之一的某公司工作人员说:“在这个重点工程装修项目里,真正属于工厂化生产的比例差不多将近30%,主要产品是所有房间的入户门和卫生间里的部分小型家具,其余产品全部需要我们公司现场制作。” 在京西某饭店装修工地,该装饰企业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我们公司负责该饭店大多数楼层大堂及客房的室内装修,可以说几乎所有项目都是在现场完成的。原因很简单,业主单位把所有能够工厂化生产的、有统一制式的产品都直接外委了,如木门、铝合金窗、配套家具等。这样一来,落到我们公司手里的活儿,基本都是需要在现场制作的项目了,如造型吊顶、墙面及地面装饰等。”那么,该工地业主单位为什么要将产品加工权外委呢?项目指挥部负责人直言:“我们直接找厂家定制产品,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中间环节,节省建设资金,保证工程质量。”据了解,与这位负责人持相同观点的建设业主或总包单位,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中相当多,大到公建,小到家装,真正将所有项目全部委托给装修公司的单位或个人屈指可数。 建筑环境、企业实力、技术水平、业主态度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自然影响到“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普及率。由此看来,我国建筑装修行业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生产目标,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