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改变建筑装饰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科技含量较低、产业创新能力不高的印象,重视施工过程新技术的发展、研究施工方法的创新,是关键的一点。
在这一点上,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有限公司为建筑装饰企业做出了表率。近两年,建工装饰高举科技创新旗帜,在施工中加强了工法的研发,2006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工程中形成的《超大面积大型蜂窝铝板吊顶、挑檐技术施工工法》、《超大面积大型木质幕墙技术施工工法》两项工法被评为国家级工法。而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工程中研发的《大面积连续曲面铝条板吊顶施工工法》和《可拆装玻璃内幕墙(大板块)施工工法》两项工法经过了专家鉴定,也将成为国家级工法。 工法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级工法代表着企业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公布的120项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绝大部分都是大型的土建及建筑工程的工法,而在此之前,装饰企业从未有工法获评国家级工法。 建设部2007年3月颁发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对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具有国家级工法3项以上的企业才有资格获评特级资质企业,这无疑使工法成为建筑业界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获得4项国家级工法,不仅是装饰企业,在大型建筑企业中也是非常少见的。 “这是客观的对我们的认可,建工装饰的品牌的自我评价,从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说,包括我们对于关键技术的突破、高难度施工技术的研发,包括我们所获得的奖项,这方面,我们在全国的装饰业,是第一。”建工装饰的总工程师张春雷认为,他说的这个第一,是实实在在的,一点都不需要客气。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 “胡总书记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觉得从这点应该树立起共识,不能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容纳有效的东西,再进行创新,形成我们自己主创的新东西。”张春雷说。事实上,建工装饰的4个国家级工法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这样一个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 首博的大型蜂窝铝板吊顶超大面积,所谓的超大,是指一个吊顶的面积就达到15000平米,是空间连续吊顶,没有隔墙。不仅面积超大,单个的板块也很大,达到4米乘1.4米,板材是密穿孔的里面有吸声材料的蜂窝铝板,厚度才2.5厘米,挠度和抗变形性能力很差,不仅安装很难,施工、生产、运输过程都很难,还依附在高弹性球形网架的屋面上,测量都很困难,还要考虑到荷载大小、加载顺序以及美观的要求。在施工之前,建工装饰的施工团队希望能找到前人的类似案例,看看能否借鉴,谁料产权局、专利局等相关部门查了一遍,却没找到,他们明白了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程。 15000平米大空间,测量的时候因为地心引力,不能使用拉线的手法,因为拉线有弧度,于是使用激光。为了解决风道、设备加载,钢结构荷载过大导致的变形,施工团队进行了深入策划,召开多次研讨会,寻找出很多巧招。首博的挑檐达到24米,承受风荷载的时候也在不断变形,而挑檐的钢结构和室内吊顶的钢结构是一起的,它的变形规律影响到里面,对于此,施工团队到北京大学做了模型,进行风洞试验,荷载的计算、加载的顺序、钢结构的挠度,都进行了计算。之后,施工团队在现场作了很多试验,加载的试验,用的是沙载;还模拟吊顶、加载顺序、荷载重量,和计算的数值对比,来修改策划,控制主要的节点变形量。修正一个月后基本变形量达到95%的预估。“最后真是挺完美,做完了我们自己看都很漂亮,很高兴。”张春雷说。 同样,首博的木质幕墙给施工团队出的难题也不小,尤其是室外幕墙,技术要求更高,耐久性要达到20年风吹日晒,还有防火和观感的要求。这也是个超大面积的木质幕墙,有4700多平方米的面积,建工装饰对木质幕墙的性能有比较独到研究,企业自己定了很多标准,然后和专业人员交流并修改。最重要的是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试验,印证耐久性及防腐性,而怎么模拟二十年的腐蚀程度,国内没有实验手段,国家也没有检验标准,因此,只能拿到日本检测。而防火、耐久的性能要同时满足,还要保持木质的本色并达到想要追求的沧桑感和纹理效果,这也是施工的难点,通过与各专业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建工装饰的施工团队完成了这项艰难的任务。 “一个装饰公司不可能各方面人才都有,我们走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我们所撑握的本专业的技术要精深,技术路线要正确,我们有正确的思维,其他的则让各专业的专家的来做,但是我们要组织、协调,看他们是不是达到了我们的要求,还要做好多方面管理和组织工作。”张春雷的话透露了他们攻克难关的密诀。
“科技是有价值的” 首博的这两项工法的研发成功给建工装饰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公司总经理张宝奇提出装饰公司只有充分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公司应该以加强工法开发、创新管理为突破点,抓住机遇,走出一条拥有建工装饰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因此,2006年初,建工装饰成立“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制定“科委会议事规则”,为公司涉及国家工法等企业发展、科技质量的重大事项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民主的制度保证,以便更好地提升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正是在这样浓厚的科技创新气氛下,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两项新工法同样在高难度的情况下取得突破,实现技术创新。 T3建筑是由著名的英国福斯特设计团队设计的,当时做“大面积连续曲面铝条板吊顶”和“可拆装玻璃内幕墙(大板块)”这两项工程施工的时候,建工装饰的施工团队都曾咨询过国外设计师,然而获得的答案依然是没有做过、无处借鉴。建工装饰的T3B施工段是机场样板段,所有的难关都是由建工装饰的施工团队通过无数次实验方得以攻克,之后,T3A标段采用同样的施工方式。T3的10万平米连续变形吊顶,关键技术一是大面积曲率的控制,二是六爪驳接件,光这个放射性六角形铸钢马件做样就做了四次。艰苦的施工完成后,外国设计团队的评价是:完美,超乎想象。 为体现在实践中研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建工装饰正在将这4项工法申报专利,“科技是有价值的,我们的市场也需要我们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是形势发展的需求,也是对我们核心竞争力的客观价值的承认,所以我们必须申请,拥有专利。”建工装饰的董事长张宝奇说。“事实上,在申报专利的问题上,公司内部的意见原先并不统一,因为建筑上的东西,都是明摆着的,也许你克服万难做成,由于在公共区域,别人一定能看见,也能效仿。” 虽然建筑上的专利没什么保密可言,但北京建工装饰公司领引风气之先,将技术创新变成自主知识产权,不仅可以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研发实力得到社会和业界认可,也为提高业界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改变建筑装饰企业科技含量低的现状做有益的探索,若能寻找出一条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道路,那么建工装饰公司不仅能在这一方面成为行业的标杆,其影响力更将超越建筑行业,成为其他行业的企业借鉴和效仿的对象。 “企业的使命是服务社会、创造价值,我们追求企业做大做强,需要各方面的支撑,而科技质量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科技创新、技质创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这是的科技质量工作方针。”张宝奇说。“建筑装饰行业也要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公司有一个口号是拿第一名,现在我们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我们会在这些领域将这个优势保持下去,在其他领域,在不断地向金螳螂、亚厦等业界领跑企业学习,成为同行的佼佼者。”(章海霞)
05首都博物馆工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