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招生计划数字“虚高”
“只是招生计划,并不是招生任务。”5月17日,河北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拿着不久前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说:“完成情况不奖不罚。”
与《通知》一同下发的,还有《2011年度分省中等职业学校指导性招生计划》。在这张表格里,31个省(市、区)的指导性招生计划数字一目了然。
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指导性计划招生一共为820万人,河北省44.5万人。
对河北而言,2010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与2011年基本相当。
2010年,河北全省参加中考的考生为70万人,其中选择升入普通高中的达45万人。
“没升入普通高中的只有25万人,即使这些考生一个不落都上中职学校,与下达的全省招生计划还整整差了20万人。”有专家指出,实际上没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很多都选择出外打工、参加工作等。
为此,有人直言不讳地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指出:“虚高”的招生计划数字,严重脱离实际,中职教育发展中遭遇的一些问题根源也在此。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每年为各省制定中职学校招生计划始自2005年。也是在那一年,中职学校开始扩招。
“当时,一方面急需有技术的蓝领工人,同时中职学校培养学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为此国家力图通过扩招来调整教育结构,“使中职教育的规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达到1∶1,甚至要高于1∶1。”
2004年河北省中职学校招生27万人。2005年扩招当年,该省138.4万初中毕业生中有40万人进入中职学校。“在扩招的推动下,到2007年,‘职’‘普’比例基本持平。”而此后,招生计划稳步增长,而初中毕业生却在逐年减少。
2009年,教育部给河北省下达了42万的中职招生任务,比2005年增加2万。但全省初中毕业生数已由2005年的138.4万人下降到101.0万人。
同时,随着高校扩招,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读普通高中,中职招生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据统计,2009年,在初中毕业生人数下降的同时,河北省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却由2005年的64.6%提高到81.7%。
为了扩大学校招生,完成招生计划,记者了解到,一些省份的中等职业学校只得积极拓宽招生面向和招生渠道,通过送教下乡、送教下厂、送教下社区等形式,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等劳动者。
2009年7月,河北省在全省推进送教下乡,实施“双带头人”(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记者注)培养工程,将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招生对象扩展到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45周岁以下青壮年农民。当年试点招生10万人,2010年又招生8万余人。
“没有这部分生源,招生计划是不可能完成的。”河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评论说。
尽管教育部对于完不成招生计划“不奖不罚”,但各级教育部门对此依然深感压力。
今年下发的《通知》中就强调: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低于45%的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同时,《通知》还要求,招生录取期间(7月10日~11月10日),坚持每月两次定期报告招生工作进展情况的制度。
为了保证招生规模,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每年下达给各省(区、市)的招生计划,同时也被向下逐级分解。
“招生计划能管学校招生,可管不了学生报考啊。”河北省一所县级职教中心副校长孙勇(化名)告诉记者,面对“数字压力”,为了保证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尽可能地到当地中职学校就读,该县的教育主管部门不仅给中职学校下了计划,甚至各初中也分解了任务。“我们到各初中去招生,初中老师也想方设法往这儿送”。
而据河北省教育部门估计,今年该省中考考生比2011年将进一步减少,无疑中职学校完成招生计划形势也将更加严峻。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