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设备通过特高压“会考”后来居上 |
2009-05-05 |
|
3月24日,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建设专题会议在武汉召开,专家认为,试验基地的成功投运,验证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建设的可行性,为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产设备通过“会考”
值得一提的是,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使用的设备均是国内首次研制,各项设备基本是一次投运成功。在基地建设中设备选型、研制、调试所取得的经验均可为今后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提供借鉴,同时,单回路试验线段电磁环境测试结果,初步验证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设计能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系统稳定极限高、降低线损、减少工程投资、节省线路走廊、改善电网结构等诸多优点,是一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与500千伏输电网络比较,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系统能够提高输送容量约5至6倍,增加经济输电距离约2至3倍,线路损耗降低75%,节约输电走廊土地资源60%,单位输送容量综合造价降低25%。同时,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系统能够有效解决500千伏电网因输送能力不足带来的安全稳定问题,显著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加快建设以百万伏级交流和±800kV直流系统构成的特高压电网为重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可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基地集约化开发,并通过大型电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进一步推进特高压电网发展,促进跨大区、跨流域、远距离、大规模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起步不早后来居上
早在45年前,美国、前苏联、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先后开展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试验研究成果。我国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了特高压电力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设备制造企业积极参与,约2000多名院士、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对包括特高压输电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电磁环境、特高压设备研制和全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建设特高压交直流试验基地和国家电网仿真中心、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以及特高压电网规划等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约100多项技术课题开展深入、细致地研究论证工作,编写了数十项特高压交直流标准,提交了8项企业标准,建立了特高压企业标准体系。其中5项发明专利申请文件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
电网技术升级和特高压输电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电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快速发展。研究成果表明,发展特高压输电,在工程上已具备实际应用的条件。
技术创新、将特高压输电工程安全性放在首位。为积极有效地促进特高压输电技术稳步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于2006年11月21日在北京成立。专家委员会由国家电网公司顾问及国内外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组成,其中院士9名。主要职责是对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重大技术方案等提供咨询意见,充分发挥专家群体的智囊团作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切实把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挑战制高点底气十足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设备招标采购中,20多个国内制造厂商参加了1000kV设备的研制工作。
已先后形成1000kV变压器、套管、避雷器、CVT等设备的技术条件(技术规范),成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设备招标的技术依据,并将逐步成为行业标准。1000kV国产的变压器、套管、避雷器、CVT在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投入运行,大大推动了特高压设备国产化和我国特高压技术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带动了特高压交直流设备的巨大市场需求,以“我”为主研制特高压设备的思路,给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将积极引导和促进制造企业加强设备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新的技术跨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十一五”期间,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线路将达4200千米,变电容量3900万千伏安。同时,为满足“十二五”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外送需要,“十一五”期间还将相继开工建设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到华东和华中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随着特高压建设的推进,特高压交直流设备的巨大市场需求,必将大幅提升我国重大电工装备制造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产特高压尖端技术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对加快实现我国基础工业、制造技术、科技人才、重大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战略跨越,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