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山东90亿元推进港口航运系统建设
2009-05-05
3月20日,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山东省将投资90亿元推进港口航运系统的建设,计划建设项目62个,新建生产性泊位1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全部项目建成以后,山东省沿海将新增吞吐能力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箱。
  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港口建设将以规模化、深水泊位化、管理信息化和港口功能多样化为目标,形成布局优化、功能完善、配套先进的港航体系。
  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到2010年,山东初步建成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烟台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山东省建设大型集装箱、矿石、煤炭和原油四大运输系统,在青岛、日照、烟台建设23个3万~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形成以青岛港为干线港,烟台、日照港为支线港,龙口、威海等港为喂给港的集装箱运输系统,新增吞吐能力1100万标箱;在日照、青岛、烟台建设3个15万~30万吨级的矿石泊位,形成由青岛、日照、烟台港组成的深水、专业化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新增年吞吐能力6800万吨;在青岛、日照建设2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形成以青岛、日照等港组成的进口原油中转运输系统,新增年吞吐能力6500万吨;结合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大通道的实施,扩建和改造青岛、日照煤炭泊位,在日照、龙口等港新建6个5万~10万吨级煤炭泊位,形成由青岛、日照、龙口等港组成的煤炭装船运输系统,新增年吞吐能力8700万吨。

  进一步优化港口结构,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增强山东省港口综合竞争实力。到2010年,沿海港口深水泊位达到231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2亿吨,集装箱能力达到1400万标箱。2006年山东省完成港航投资79.8亿元,山东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7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50万标箱,外贸吞吐量2.87亿吨,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417万人次。青岛港吞吐量突破了2亿吨,日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山东省成为长江以北惟一拥有两个亿吨大港的省份。
  推进一批重大造修船项目建设
  据悉,为培育壮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船舶工业,今后山东省还将依托现有造船、修船企业,充分发挥区位、自然条件优势,抓住世界船舶工业转移的机遇,坚持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搞好技术开发和产业协作配套,加强船舶产业规划布局,积极发展现代化总装造船,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造修船项目的建设。
  山东省将依托青岛、烟台、威海三大造修船中心,构筑北海船舶重工、烟台莱佛士、威海造船、黄海造船、青岛船厂、灵山船业六大平台,着力发展现代化总装造船,提高产业集中度,延长产品链,扩大规模效益;重点建设青岛海西湾、大宇烟台八角、胶南、即墨、威海马兰湾、皂北湾等大型造船项目,着力开发大型集装箱、散货船、石油天然气船三大主力产品和海洋工程船、远洋渔业船舶、豪华游艇、高速电动船等优势产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船厂的分段制造生产体系,搞好配套服务,大力研发、发展船用钢板、系列柴油机、锅炉、锚链、五金、仪表、化工、建材、计算机、应用软件等配套产业,形成以造船工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和新材料生产供应基地。到2010年,全省造船能力达到600万载重吨。


据介绍,与铁路、公路相比,水路运输具有投资省、运能大、运价低、单位能耗污染小等优点,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比较优势。山东省港口吞吐能力还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港口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按照计划,2007年山东省港口吞吐量要突破5.5亿吨,集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