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怒江溜索:已成中国交通史上绝唱
2009-08-27
  民族地区发展新亮点

  据新华社昆明8月14日电(记者伍晓阳)“溜索曾经是怒江人过江的唯一交通工具,如今公路和桥梁逐渐普及,人们陆续告别了依靠溜索过江的历史。”怒江州交通局副局长赵润泽向记者介绍,随着怒江州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溜索已经成为中国交通史上的绝唱。

  赵润泽告诉记者,世代居住在怒江州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和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以前过江只能依靠溜索,如有不慎就容易跌入江中,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

  记者了解到,早先的溜索是用竹篾或藤条编制成比较粗的条索,绑缚在江两岸的溜桩或者大树上,通常一边高一边低,两条溜索交叉排列。人们过溜索时,将身体绑在带有溜槽的工具上,从高处顺势溜到江对面。为了提高安全性,解放后溜索逐渐换成了铁制的,如今怒江州仍保留的溜索都是铁溜索。

  赵润泽介绍,目前在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上,已经架起了91座大大小小的桥梁,有人行便桥、人马吊桥、农用车吊桥、公路汽车桥等,如今整个怒江大峡谷堪称一座“桥梁博物馆”。

  “截至去年底,全州3条江上还有49对溜索,其中有的已经成为旅游体验项目,大部分还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赵润泽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怒江州启动实施新一轮溜索改造为人行桥的计划,准备在3年内对35对溜索进行改造,目前已经完成13对溜索改造任务。赵润泽还表示,怒江州将有意保留少量溜索,作为旅游体验项目和古老交通工具展示的实物。

  活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