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
2009-12-29 |
|
80%以上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近70%乡镇设立信息服务站
近五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家“三电合一”、“12316三农服务热线”、“金农工程”等信息化项目的带动下,农业部先后搭建了7个省级、78个地级和324个县级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范围触及大江南北的各个乡镇村屯。其中,国家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近4亿元,成果惠及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农户。
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农业部不断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引导和规划制定,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体系现已基本形成,各省级农业部门、绝大部分地(市)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近70%的乡镇设立了信息服务站,可以直接面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农村信息员超过25万人。
按照“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务求实效、逐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农业部门积极搭建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平台,农业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目前,农业部已开发应用的各类大型农业数据库67个,引进国际组织及有关发达国家大型农业数据库4个。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30多个专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网络群。截至2009年10月,农业网站总数达31108个,比2009年初稳步增长40.7%。
金农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重点项目,对全国农业系统全面履行职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家数据中心和部分省级数据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所建设的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将进一步增强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指导、市场监管和社会服务能力。
在“三电合一”、“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项目的带动下,农业农村信息化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的贡献凸显。其中,由农业部主导建设的“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重点围绕农产品“产销对接”开展网络信息服务,2009年给农民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1亿元。此外,“网上展厅”展示促销服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20多亿元,为国内优质农产品拓展市场销路和打开国际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力度逐步加大,对改造传统农业的效果明显。农业部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了指挥调度卫星通信、农情调度、动物防疫、农业遥感和渔政指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信息系统;各地农业部门开发应用了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自动控制、射频识别等技术逐步进入了农业领域,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日益加快。
据悉,在国家信息化项目的带动下,各地因地制宜,创造了多种信息化服务模式。如吉林“12316新农村热线”、浙江“农民信箱”、上海“一站通”、宁夏“平台上移、服务下延、资源整合”、云南“数字乡村”等现代信息服务模式已经在各地从试点走向普及。
|
|
|
|
|
|